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黑水者,其根起于肾,其状先从足肤肿。”参见十水条。
病名。《明易妇产诸证医方》:“胎鸣即子啼也。”详子啼条。
类中风之一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食中。详见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医心鉴》。即列当,详该条。
【介绍】:见顾金寿条。
【介绍】:见汪淇条。
见《药材学》。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产后……败血留内,结成痈疽,只宜生化汤加连翘、双花、甘草、节乳香、没药治之,切不可用寒凉败毒之药,恐溃后腐烂,必难医治。”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风毒。指生于臂肩髃穴处的痈。由风邪深袭骨缝,与湿稽留,化热而成。初起高肿色赤,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连肩臑,更兼拘急。初起可用汗法,服蠲痛无忧散。若不消,治法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