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疽

猜你喜欢

  • 外感风泻

    病证名。指风邪入于肠胃而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主症为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下六一散,防葛汤调

  • 脾失健运

    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机。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职,不能升清。轻则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若水湿困阻则四肢浮肿,或水泛成痰成饮,产生其他痰证或饮证。治以健脾为主

  • 秘真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 排脓托毒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 咯血

    证名。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鲜或紫者是也,又如细屑者亦是也。”《张氏医通·诸血门》:“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

  • 查万合

    【介绍】:明末医家。字了吾。泾县(今属安徽)人。为名医周慎斋弟子,曾为胡慎柔(法名释住想)治愈痨瘵病。因器重胡氏之颖悟沉静,将医术传于他,后又将胡氏推荐给周慎斋,使胡氏得有进一步之深造。万合撰有《正阳

  • 金有禄

    【介绍】:见金铭条。

  • 小儿风毒

    病证名。《幼科类萃》:“(小儿)风毒者,因惊风之后,风从气行,血从气使,毒气蓄于皮肤,流结而为肿毒,遂成顽核赤色,多在腮颊之间,或耳根骨节之处,重者成痈成疖,谓之遁毒风,宜以百解散(甘葛、升麻、赤芍、

  • 脚膝痿弱

    病证名。指两脚和膝部关节软弱无力者。《儒门事亲》卷一:“凡见脚膝痿弱,难于行步,或一足不伸,便作寒湿脚气治之。”肾水衰少,虚火内炎或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亦可导致。常见于痿证、半身不遂、脚气等疾患。

  • 陈衍

    【介绍】:南宋医家。字万卿。黄岩(今浙江黄岩)人。习儒学。兼通医学,1228~1233年(绍定年间)著《宝庆本草折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