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口

脉口

寸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详寸口条。

猜你喜欢

  • 腰脊痛

    证名。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腰椎及其近处疼痛。多因扭挫损伤、瘀血停滞、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及过劳伤肾所致。详闪挫腰痛、瘀血腰痛、风湿腰痛、肾虚腰痛等条。

  • 肉肓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 证治要诀类方

    方书名。4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本书取《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简要地说明其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证治要诀》

  • 心虚经闭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妇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故治妇女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而血之所主在心,盖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是心为气血之主,而脾为气血之本也。若忧虑伤心,心气虚耗,不能生血,脾乃心之子

  • 宣明五气

    《素问》篇名。宣明,即阐明;五气,指五脏的功能活动。本篇根据五行学说,论述五脏之气与五脏病,五脉、五恶、五液、五禁、五乱的关系。并按五脏来分类归纳,提供诊断和治疗上的运用。因旨在阐明五脏功能活动的相互

  • 羊尿泡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马尿泡之别名,详该条。

  • 吐泻生风

    病证名。指长期呕吐、腹泄不止,引起脾虚而致的慢惊风。《幼科发挥》:“久泻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败,下之谷亡,必成慢惊,所谓脾虚则吐泻生风是也。”临床可见于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酸中毒病者。治以益胃养津为主。

  • 胎前痢疾

    病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痢疾,切不可用芍药汤,宜胃苓汤,此药多服,虽有阴结,亦能自消,宜倍加白术,半夏、山楂。”即妊娠下利。详该条。

  • 大风消

    见《草药手册》。为胃友之别名,详该条。

  • 法制

    中药传统的炮制法。是一种特殊规定的加工方法,有“如法炮制”的涵义,一般加有其他药料,如法(制)半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