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骨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即五味所入。详该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喘》。指外感病邪,胃热上壅的气喘。《赤水玄珠·喘门》:“胃喘则身热而烦。经云,胃为气逆。又云,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又云,阳明厥则喘而
推拿方法名。以手指按压胸部穴位进行治病的一种手法。所用胸穴大多是分布于胸部前面和侧面的敏感压痛点。适用于头痛、胸痛、腰痛、胃痛及软组织扭伤等疾病。
四海之一。指胃。《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胃腑受纳饮食,故称。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气冲,下在足三里。其症候:“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证名。指腹部皮肤麻木不仁。见《医学入门》卷八。《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源流》:“夏月洗浴后,往往露腹当风,其腠理开,邪因入皮毛,适与卫气相值,因搏击而为麻顽不仁。”可用葱白煮食治疗。
见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蝌蚪。详该条。
骨名。又名下巴骨。即下颌骨。下颌骨的一对关节突与一对颞骨的下颌关节窝靠韧带牵持,构成下颌关节,此关节囊周围组织较薄弱,可因外伤或过度张口造成下颌关节脱臼。
指阳明病急用下法的三种症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又:“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