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推陈》。即青蒿蠹虫,详该条。
又称内实。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腑实证候。②泛指人体内部气血郁结、停痰、食滞、虫积等。
颞骨的乳突下。《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解剖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泛指今之脉络膜、视网膜。
《疡科选粹》卷六方。防风、皂角刺、天门冬、黄芩、栝蒌仁、金银花各五分,当归、熟地黄、薏苡仁、木瓜、紫花地丁、白藓皮、木通各一钱,土茯苓四两,甘草三分。水煎,分二次服,服四剂后去木瓜、木通、紫花地丁、白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脾经受邪所致。其症先发潮热、呕吐、黄肿,继之皮肤则现斑块,小如弹石,大如鸡卵,麻木不仁,穿溃成疮,脓液臭秽难闻。相当于瘤型麻风反应。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疠风。见该条。
指肾。肾主水液。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详赤白带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