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见伤寒六书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白药子,详该条。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有虚火实火之分。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临床表现参肺阴虚、肺实热条。
渴证之一。指吐、泻之后,津液耗伤所致的口渴症。《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霍乱吐利之人,重亡津液,则脏气不和,上焦热,津液不足,故霍乱而烦渴也。”《症因脉治》又分为外感霍乱烦渴和内伤霍乱烦渴两种。外感霍乱
经穴名。代号SP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络。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缘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
见《幼幼集成》。即风火眼。见该条。
指未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昳慧。”参见十二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