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杧果,详该条。
即苇茎汤,见该条。
唐代医官职称,设于太医署、尚药局中,各4名。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太阴属土,主湿主甘,故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
书名。5卷。原题元·朱震亨纂辑,明·王肯堂订正。本书系书商将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更改书名,托名朱氏而予刊行者。
骨名。掌骨和指骨的统称。
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三。为盲人之俗称。
《疡医大全》卷九方。龟板一两,胎发、猪毛、羊毛、鸡毛、鹅毛各四两,牛油、猪板油、桐油各二两,炒黄丹八两,麻油一斤。同熬枯滤清,以丹收膏,摊贴患处。治恶疮,久不收口,及臁疮。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喉癣之由于肝肾虚损者。详见喉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