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芸薹子

芸薹子

药材名称芸薹子

拼音Yún Tái Zǐ

英文名Seeds of Bird Rape

别名油菜子。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采收和储藏: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油菜 二年生草本,高30-90cm。无毛,微带粉霜。茎直立,粗壮,不分校或分枝。基生叶长10-20cm,大头羽状分裂,项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裂片5对,卵形;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均有硬毛,有缘毛;上部茎生叶提琴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波状细齿。总状花序生枝顶,花期伞房状;萼片4,黄带绿色;花瓣4,鲜黄色,倒卵形或圆形,长3-5mm,基部具短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8-9mm,短雄蕊6-7mm,花丝细线形;子房圆柱形,长10-11mm,上部渐细,花柱明显,柱头膨大成头状。长角果条形,长3-8cm,宽2-3mm,先端有9-24mm的喙;果梗长5-15mm。种子球形,直径约1.5mm,红褐或黑色,近球形。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栽培植物,喜肥沃、湿润的土地。

资源分布: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近球形,直径1.5-2mm。表面红褐色或棕黑色,放大镜下观察具有网状纹理,一端具黑色圆点状种脐。破开种皮内有子叶2片,肥厚,乳黄色,富油质,沿中脉相对折,胚根位于2纵折的子叶之间。气微,味淡。以子粒饱满、色泽光亮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表皮粘液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下皮细胞1列,巨大。栅状细胞1列,其内壁和侧壁木化增厚,红棕色。色素层细胞颓废,内含红棕色色素。内胚乳细胞类方形,含糊粉粒。子叶和胚根细胞多角形或近长方形,含糊粉粒和脂肪油。

化学成分芸薹子含葡萄糖异硫氰酸酯类成分:葡萄糖芫蓄芥素(gluconapin),葡萄糖异硫氰酸戊-4-烯-酯(glucobrassicanapin),前告伊春(progoitrin);又含脂肪油,蛋白质,芸香甙(rutin);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22-去氢菜油甾醇(22-dehydro-campesterol)及较多量的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还含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芥酸(erucicacid),阿糖配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等。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2.润肠:本品含植物油量多,润肠通便。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置硬质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另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l-2滴使溶解,加上述滤液l-2滴,显紫红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性味辛;甘;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阴血虚,大便溏者禁服。

复方1.芸薹散(《产乳集验》),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冲心刺痛,并治产后心腹诸疾。2.芸薹散(《世医得效方》),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3.治头痛方(《圣惠方》):芸薹子,川大黄,捣散,取少许吹鼻中。4.止痢散(《圣惠方》):芸薹子,甘草,捣散,水煎服。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主梦中泄精。

2.《本草纲目》: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3.《安徽药材》:治血痢,腰脚痿痹,瘭疽,乳痈,痔疮,汤火的伤等。

4.《四川中药志》:能消虚胀,清肺,明目。治腹胀,大便结;外用敷无名肿毒。

5.《本草纲目》:芸薹菜,子、叶同功,能温能散,其用长于行血滞,破结气,故古方消肿散结,治产后一切心腹气血痛,诸游风丹毒,热肿,疮痔,诸药咸用之。经水行后,加入四物汤服之,云能断产。又治小儿惊风,贴其顶囟,则引气上出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椿

    药材名称香椿拼音Xiānɡ Chūn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来源楝科椿属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Cedrela sinensis A. Juss

  •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王不留行药材名称王不留行拼音Wánɡ Bù Liú Xínɡ英文名SEMEN VACCARIAE别名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来源本品为石

  • 标杆花

    药材名称标杆花拼音Biāo Gǎn Huā别名八百锤、千锤打、铜锤来源鸢尾科唐菖蒲属植物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 Houtte,以球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

  • 虾蟆皮

    《中药大辞典》:虾蟆皮药材名称虾蟆皮拼音Há Má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疖肿,瘰疬。复方

  • 棱枝槲寄生

    药材名称棱枝槲寄生拼音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青刚栎寄生(《海南植物志》),桑寄生

  • 回回豆

    《中药大辞典》:回回豆药材名称回回豆拼音Huí Huí Dòu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番薯藤

    药材名称番薯藤拼音Fān Shǔ Ténɡ别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药理作用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位胰岛素,皮下

  • 瓜螺

    药材名称瓜螺拼音Guā Luó英文名Whelk别名油螺、红塔螺、红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 (Solander)

  • 山铁树叶

    《中药大辞典》:山铁树叶药材名称山铁树叶拼音Shān Tiě Shù Yè别名剑叶木、乌猿蔗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山铁树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叶互生,聚生于

  • 多花八角莲

    药材名称多花八角莲拼音Duō Huā Bā Jiǎo Liá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多花八角莲的块茎。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地下茎块状,粗壮。地上茎直立,顶端有毛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