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蓍实

蓍实

《中药大辞典》:蓍实

药材名称蓍实

拼音Shī Shí

出处《本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

性味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酸,无毒。"

功能主治《本经》:"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蓍实

药材名称蓍实

拼音Shī Shí

英文名Fruit of Alpine Yarrow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蓍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illea alpin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高山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短根状茎。茎直立,有棱条,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长线状披针形,长6-10cm,宽7-15mm,栉齿状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线形,排裂稀疏,半抱茎,两面生长柔毛,下面毛密生,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常枯萎,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花径5-6mm,集生成伞房状;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3层,覆瓦状排列,绿色,草质,有中肋,边缘膜质,疏生长柔毛;边缘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长圆形,先端3浅裂;中心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宽倒披针形,有淡色边肋。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益气;明目。主气虚体弱;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本经》: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半边莲

    《中药大辞典》:红半边莲药材名称红半边莲拼音Hónɡ Bàn Biān Lián别名半边风、山蚂蝗、红莲(《广西药植名录》),鬼边榜、大半边莲(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 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苜蓿药材名称苜蓿拼音Mù Xu别名紫苜蓿、紫花苜蓿、蓿草来源豆科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化学成分根含有结晶性皂甙,水解产生

  • 鬼目

    《中药大辞典》:鬼目药材名称鬼目拼音Guǐ Mù别名来甘(《别录》),白草子(陶弘景),排风子(《纲目》),毛藤果(《百草镜》)。出处《别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白花灰毛槐树

    药材名称白花灰毛槐树拼音Bái Huā Huī Máo Huái Shù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白花灰毛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50~

  • 茅草箭

    《中药大辞典》:茅草箭药材名称茅草箭拼音Máo Cǎo Jiàn别名茅灵芝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秋鹅观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秆丛生,直立,纤

  • 扛板归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药材名称扛板归拼音Kánɡ Bǎn Guī别名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

  • 金樱子

    《中国药典》:金樱子药材名称金樱子拼音Jīn Y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

  • 破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牛膝药材名称破牛膝拼音Pò Niú Xī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 var. barbulata

  • 通花花

    《中药大辞典》:通花花药材名称通花花拼音Tōnɡ Huā Huā别名马蔺花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蕾。8~9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条。功能主治治男子阴囊

  • 鹅胆

    《中药大辞典》:鹅胆药材名称鹅胆拼音é Dǎ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化学成分胆汁含鹅脱氧胆酸。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