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蓼螺

蓼螺

药材名称蓼螺

拼音Liǎo Luó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蛎敌荔枝螺及疣荔枝螺的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rpura gradata Jonas[Thais trigona(Reeve)]2.Purpura clavigera Kuster[Thais clavigera Kiuster]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沙滩捕捉,捕得后,沸水烫死,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1.蛎敌荔枝螺,贝壳呈菱形,质坚厚,一般壳高31mm左右,宽20mm,大者高33mm,宽21mm,螺旋部短,螺层约6层,缝合线呈浅沟状。壳顶尖,光滑。体螺层上部膨大,基部缩小,形成螺体两端略尖细。壳表黄白色或青灰色,有灰褐色或棕色的不规则纵纹,杂有紫褐色斑,各螺层具螺旋肋,肋间还有细肋。每螺层中部和体螺层上部的壳面征凹,成为一弧面。壳口长卵圆形,内面淡黄色,有棕色斑纹和肋。外唇薄,边缘有多数褶襞;内唇后部略薄,前部加厚,脐浅,仅残留小的凹陷。前沟较短,为一小缺口。厣角质,棕色。

2.疣荔枝螺,贝壳纺锤形,质坚厚,一般高25-33mm,宽16-21mm,螺层约6层,缝合线极浅,螺旋部略高,壳历略膨胀,有较细螺肋,生长线细密。壳表灰绿色或黄褐色,常杂以白色纵条纹。各螺层具有棕褐色的旋形疣肋,以肩部的疣肋较粗大,由边疆的疣状突起组成,体螺层膨大,有5条旋形疣肋,上2条粗大,下3条较细弱。壳口卵圆形,内面黄白色或粉黄色,有瓷光,外唇薄,内侧为紫褐色,有与壳面肋间相应的5个齿突,有瓷光,外唇薄,内侧为紫褐色,有与壳面肋间相应的5个齿突,内唇加厚,淡黄色,遮盖假脐。前沟短,缺刻状厣角质,薄,棕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至低潮线下1.5m左右的岩石海底,或在河口附近有附着物的泥沙质海底,雌雄异体,4-10月为产卵其,。卵鞘筒状,黄色,内含卵子40-250个,产卵不止1次。肉食性,为牡蛎养殖的主要敌害之一。

2.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潮下带岩礁间,常附着在牡蛎的空壳内。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2.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1)蛎敌荔枝螺,贝壳小型,近于菱状,两端尖细,表面青灰色中略带白色,具有灰褐色中棕色不规则的细肋,壳口长卵圆形,内面淡黄色,有棕黄色花方和肋。气微,味微咸。

(2)疣荔枝螺,贝壳较小,略中小型椭圆形,高约33mm,宽约21mm。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不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高的1/3,每一螺层中部有环列明显的疣状突起。体螺层有5裂疣状突起。整个壳表面密布较细的螺肋和细密的生长纹。表面灰白色,突起部呈黑灰色。壳口卵圆形,内面淡黄色,有大块黑色或褐色斑。外唇薄,内唇淡黄色,略直,光滑。质坚硬。气微,味微咸。

化学成分1.疣荔枝螺,贝壳含锰铁、钴、镍、铜、锌、镉、锶等微量元素,并含消旋-α-亚氨二丙酸(meso-α-iminodipropionic acid),左旋-α-亚氨丙酰乙酸(D-α-iminopropioacetic acid),含挥发性化合物丙酮(acetone),硫化氢(hydrosulfuric acid),甲基硫醇(methyl mercaptan),甲硫醚(dimethyl sulfide),二甲基化二硫醚(dimethyl disulfide),泰尔维尔定(tyriverdin)A、B,泰尔红紫(tyian purple)。

2.蛎敌荔枝螺,贝壳含碳酸钙、微量元素铁、铜等,并含甘氨酸(glyc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丝氨酸(serine),丙氨酸(alanine)等,以及脂类、胆甾醇(cholesterol)。还含β,β-二-甲基丙烯酰胆碱(β,β-di-methylacrylcholine),丙烯酰胆碱(acrylcholine)等。

药理作用蛎敌荔枝螺含有β,β-二-甲基丙烯酰胆碱和丙烯酰胆碱。前者能兴奋颈动脉窦受体,刺激呼吸和兴奋交感神经节,还有阻碍神经肌肉传导的作用。后者具有神经肌肉传导性能,并显尼古丁作用。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软肾散结;清热解毒。主淋巴结结核;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外用:适量,煅灰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胆

    《中药大辞典》:龙胆药材名称龙胆拼音Lónɡ Dǎn别名陵游(《本经》),草龙胆(《本草图经》),龙胆草(《履巉岩本草》),苦龙胆草、地胆草(《滇南本草》),胆草(《药品化义》),山龙胆(《

  • 石蒟

    药材名称石蒟拼音Shí Jǔ别名石南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山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martinii C.DC.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毛山蒟攀援藤本。枝

  • 桂丁

    《中药大辞典》:桂丁药材名称桂丁拼音Guì Dīnɡ别名肉桂子(《百草镜》),桂子(《中药志》),桂丁香(《上海饮片炮制规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10~11月采

  • 《中药大辞典》:雉药材名称雉拼音Zhì别名华虫(《尚书》),疏趾(《礼记》),野鸡(《广雅》),雄鸡(《日华子本草》),环颈雉(《脊椎动物分类学》),山鸡、项田野鸡(《中国动物图谱·

  • 香果树

    药材名称香果树拼音Xiānɡ Guǒ Shù英文名Henry Emmenopterys别名大猫舌、紫油厚朴、叶上花、小冬瓜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香果树的

  • 红花

    《中国药典》:红花药材名称红花拼音Hónɡ Huā英文名FLOS CARTHAMI别名草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

  • 活血丹

    药材名称活血丹拼音Huó Xuè Dān别名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午年冷、遍地金钱、金钱早草、金钱 艾、也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甾骨风、蛮子草

  • 土马鬃

    药材名称土马鬃拼音Tǔ Mǎ Zōnɡ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出处《嘉佑本草》载:“土马鬃;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雨则茂盛&he

  • 四方木皮

    药材名称四方木皮别名火焰木来源豆科无忧花属植物中国无忧花Saraca chinensis Merr. et Chun,以树皮和叶入药。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叶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

  • 蝤蛑

    《中药大辞典》:蝤蛑药材名称蝤蛑拼音Yóu Móu别名蝤媒(陶弘景),拨棹子、蟳(《本草图经》),海蟳(《闽中海错疏》)。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蝤蛑科动物日本蟳或其近缘动物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