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蔓菁子

猜你喜欢

  • 醉消散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神化丹,见该条。

  • 蛊疝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四。多因邪热灼肾而致。症见少腹急痛,尿时排出白色粘液。宜内服大建中汤。

  • 出《集韵》。即五谷虫,详该条。

  • 气血双补

    补法之一。是以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治疗气血俱虚之证。气血俱虚多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舌质嫩淡,脉细弱,用八珍汤之类。

  • 人体部位名。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解剖学上所称之骶棘肌分布处。《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入循膂。”张介宾曰:“膂:吕同,脊骨曰吕,象形也。又曰夹脊两旁肉也。”

  • 野苦荬

    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 含漱

    即漱涤。详该条。

  • 螃蟹夹

    见《四川中药志》。为枫香寄生之别名,详该条。

  • 颅胀

    病证名。指头皮光滑,额角胀大的病态。清·程杏轩《医述·幼科集要》:“颅胀,与囟填不同,……头皮光急,额角胀大,乃肝肾虚热上冲。”治宜育阴之剂以镇之,用地黄汤加减。

  • 蛔虫菜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