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
见《江西草药》。即蛇葡萄根,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清·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不孕症型之一。又名血少不孕。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失血伤阴,致阴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养精成孕;兼见身体瘦弱,面色萎黄,疲倦乏力等症。宜补血养阴滋肾。方用养精
出《雷公炮炙论》。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多因体质肥胖,脾虚气衰,水谷精微不能运化为血,反化为水湿痰涎所致。症见身体益胖,月经逐渐量少,色淡质稀,或夹带下等。治宜健脾除湿。方用二陈汤加当归、川芎。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父范防御以小儿医闻名。思贤继承家学,长于儿科。
见医学摘粹条。
满舌遍布黑苔。为脏腑热极危候,急用大剂清瘟败毒散,重加清热解毒生津之药频服。此舌底必纹粗干涩,须予细辨(见《伤寒舌鉴》)。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遍身生疮,此症乃因受热之故,宜用首乌散。”(首乌、威灵仙、苦参、荆芥、胡麻、石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