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清·佚名《广勤轩遗稿》。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详见眵泪条。
是淡的异体字。参见《淡寮集验方》等。
【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小儿察色辨脉方法。《奇效良方》:“小儿三部,面看其色为一部,虎口脉纹为二部,一指脉为三部。五脉者,上按额前,下按太冲,前三部,共为五部。”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十问之一。寒热是疾病常见证候。问寒热情况主要是辨别疾病的表里虚实,气血阴阳。应联系发病经过及其他证候,区别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伴有恶寒的,属表证;不恶寒而发热较高的(包括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
见《上海市饮片炮制规范》。为砂仁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突然发生战慄,继而全身出汗,称为战汗。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表现。正能胜邪,则邪随汗解,病转痊愈。《广温热论·战汗》:“温证不论初起未传,俱以战汗为
经外奇穴。出《刺疔捷法》。位于额曲(头维)直上1.5寸处。主治头面疔》疮、偏头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证名。指眼部畏惧风寒。《素问·风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