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即妊娠。《脉经》“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
古病名。出《灵枢·经脉》。胗,“唇疡也”(《说文解字》)。详唇疮条。
即食疗。详该条。
①指阴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②运气术语。指主气,或称主时之六气,即六气分司于一岁的二十四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舌体。舌头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质是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舌诊中,按舌的不同部位以候脏腑。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边候肝胆,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但也不能机械看待,要结合舌苔和全身症状全面诊察疾病。舌质的
【生卒】:1509~1580?【介绍】:明代藏族医学家,为舒卡·年姆尼多吉的后裔。西藏人。从幼接受教育,尤精于医学。他所著的《祖先遗教》,是对《四部医典》进行注释的重要著作,至今仍为人们学习医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