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滇南本草》。为狼毒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人体各种寄生虫病。古医籍记载的多指肠道寄生虫。
指经常咳嗽的病人。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详咳嗽条。
又称阴脉。经脉中之属阴者,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
见《本草纲目》。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皮色不变,但肿而头黑,形圆而小,疮口内无油,皰起掐之不破,挑之黄水出,四边赤,身有寒热。治法同疔疮。
脉象分类方法的一种。《脉经》载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形状,称为“二十四脉。”后世增入濡、短、长、牢、疾五脉并减去
见《泉州本草》。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介绍】:见韦慈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