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
针刺补泻法之一。以针刺深浅结合生成数区分补泻。补法从生数1~5分;泻法从成数6~10分。《流注指微论》:“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
【介绍】:见沈之问条。
出《素问·骨空论》。齿龈的根部。
见《备急千金要方》。为酢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夏天无之别名,详该条。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哈士蟆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清·庆恕撰。刊于1897年。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伤寒证辨》、《四诊要诀》、《杂证要法》、《本草类要》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