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狗尾草,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芜荑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见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足外踝之高点上。主治淋病,脚气,牙痛,白虎历节风痛,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莱菔子(蒸熟为末)一两,皂角(烧存性)三钱。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治食哮。
即灯火灸,见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丝瓜藤(近根处者)不拘量。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食后黄酒送下。治鼻渊头痛,鼻流血水,淋沥腥秽,头眩晕而痛。
见《岭南草药志》。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