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铃子散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 玄胡索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

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去皮、核,取肉30克,用巴豆7枚,去壳,同炒令黄色,去巴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寒注下焦,少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盐酒调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万氏女科》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功能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袖珍》卷二引《圣惠》: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别名金铃散

处方金铃子1两,玄胡各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主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女经行腹痛,其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或作或止,久不愈者。二维病。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注意孕妇胃痛忌用,其他如胆结石及肝脉病,胃溃疡穿孔等均非本方适应症。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2.《谦斋医学讲稿》:本方主治肝气肝火郁滞,胁痛,少腹胀痛。方仅两药,用量相等,而以金铃子为名,说明以疏肝气、泄肝火为主。金铃子只能走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温活血,亦能行气止痛。

3.《方剂学》:本方所治诸痛,乃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二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

临床应用胃痛: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无论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岁,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间就诊,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瘀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100个(汤温浸过,去皮;用巴豆200个捶微破,麸3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麸、巴豆不用)。

制法去核,为末。

功能主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七疝,寒注下焦,小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闭。

用法用量每服3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制法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注意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川方五子丸

    药方名称川方五子丸处方菟丝子(酒蒸)、家韭子(略炒)、益智子(去皮)、茴香子(炒)、蛇床子(去皮壳,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夜多,脚弱,头昏。用法用量老人、虚人多有此

  • 虎爪丸

    药方名称虎爪丸别名杀鬼丸处方虎爪(烧)3两,丹砂(细研,1作赤朱)1两,雄黄(研细)1两,蟹爪(烧)1两。制法上除研者外,为细末,再入研者拌匀,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狂邪鬼魅,妄语狂走,恍惚不

  • 干地黄补虚益气能食资颜色长阳方

    药方名称干地黄补虚益气能食资颜色长阳方处方干地黄7分,蛇床子6分,远志10分,茯苓7分,苁蓉10分,五味子4分,麦门冬5分,杜仲10分,阿胶8分,桂心5分,天雄7分,枣肉8分,甘草10分。制法上为末,

  • 护命丹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护命丹药方名称护命丹处方天麻(锉)4两,牛膝(去苗,锉)4两,天仙子1斤(淘净,炒黄)。制法以绢袋盛,浸酒中七日七夜,取药炒干,为末,用浸药酒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阴

  • 风损膏药

    药方名称风损膏药处方当归2两,川乌2两,草乌2两,枳壳2两,乌梢蛇2两,宣木瓜2两,薄荷2两,僵蚕2两,蝉蜕2两,白芷2两,木鳖子2两,海桐皮2两,何首乌3两,大川芎3两,汉防己3两,赤芍药3两,麻黄

  • 独圣丸

    《医学心悟》卷五:独圣丸药方名称独圣丸处方五灵脂(去土,炒烟尽)。制法上为末,醋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去瘀积。主瘀血凝积,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以致暴崩下血者。用法用量每服1-2钱,淡醋水送下;清

  • 白圣散

    《圣济总录》卷六:白圣散药方名称白圣散处方大雄(炮裂,去皮脐)2两,山茱萸(炒过,候冷)2两,山芋3两,干姜(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中风口眼?斜。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热豆淋酒半盏调下,患重者

  • 龙盐膏

    药方名称龙盐膏处方盐1分,龙脑1分,蓬砂(研)1分,马牙消(研)1分,硇砂(研,飞过)1分,蕤仁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2-7枚。制法上为细禾,再同研匀,以生蜜和,稀稠得所,新瓷合盛。功能主治沙土入眼

  • 黑归脾汤

    药方名称黑归脾汤处方归脾汤加大熟地。功能主治阴虚血少。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银海指南》卷三

  • 加味温清饮

    药方名称加味温清饮处方黄连6克,川芎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僵蚕10克,白蒺藜10克,生地15克,黄芪15克,山药15克,玄参15克,荷叶15克,白芍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