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①即穴位。详该条。②五输穴之一。即输穴。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防风散痧汤,见该条。
病名。①指耳部脓肿而言,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痈生于耳,发于耳门者名耳门痈;发于耳根者名耳根痈。红肿疼痛。《证治准绳·疡医》:“若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者为耳痛。”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止痛。用仙方
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譆。”
证名亦称骨节烦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多由风湿相搏、或邪伤营卫、或邪热犯肾、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来狂言谵语。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指胸骨柄。《伤科汇纂》:“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外。”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素无他症,而过期经行者,此气血不足也,宜服十全大补汤。如食少而脾胃素弱,过期经行者,此气衰血少也,宜服异功散合芎归汤,兼服地黄丸。”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卷,三国时李当之撰,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