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赤丹。见该条。
指脾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太平圣惠方》卷五:“夫脾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心胸烦闷,唇口干焦,身热颊疼,体重不能转侧,语
指辰时。详十二时条。
【介绍】: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撰有《资蒙医经》一书。
下厥,这里专指相对于上部头面的中焦脾土阳气不足,气机逆乱。因脾胃升降失调,胃气逆上冒于头部,导致头目昏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机。《素问·五脏生成篇》:“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参见赤带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咳嗽时心胸部隐痛者。《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心包络咳,心胸间隐隐作痛,宜以心经药治之。如丹皮、山栀、肉桂等。”参见心经咳嗽、咳嗽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