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学入门》卷六。又名肿疡、虚疡。①《外科大成》卷四:“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但其因风邪内作者,则无头无根;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器械。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局部外固定。又称夹板。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条下注有《肘后方》云:“小品方……以竹编夹裹,令遍缚令急,勿令转动。”这说明早期夹板用竹片制成
《卫生鸿宝》卷一方。青黛、煅蛤粉各三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指头大,每服三丸,睡前噙化。治肝火犯肺,头晕耳鸣,咳痰带血,咽喉不利,胸胁作痛等症。
病名。见《喉科指掌》卷四。详左阴疮条。
即季胁。详该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硼砂之别名,详该条。
①解剖学同名器官。①胃与肠的合称。《灵枢·平人绝谷》:“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②泛指口至肛门的消化道。《灵枢·肠胃》:“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书名。4卷。清·陶承熹、王承勋辑。刊于1759年。本书为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汇编而成。卷1~2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3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4为妇科、儿科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