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霜红藤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

药材名称霜红藤

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

来源卫矛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涩,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瘀。主治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霜红藤

药材名称霜红藤

拼音Shuānɡ Hónɡ Ténɡ

别名霜江藤、哥兰叶、穿山龙山货榔小红藤白花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芽南蛇藤的根、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emmatus Loes.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大芽南蛇藤攀援状灌木,长3-7m。冬芽大,长7-10mm。小枝圆柱形,具条纹,多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可达2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方形,长5-15cm,宽2-8cm,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齿,基部楔形或钝圆。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柄短;花黄绿色,5数,花盘有浅圆齿。蒴果,径10-13mm。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

化学成分种子中含1β,6α,8α乙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6α,8α-triacetoxy-9β-benz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8β-乙酰氧基-1β,9β-二苯甲酰氧基一6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8β-acetoxy-1β,9β-dibenzoyloxy-6α-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1β-乙酰氧基-9α-肉桂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acetoxy-9α-cinnam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9α-乙酰氧基-1β,6α-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9α-acetoxy-1β,6α-diben-z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1β, 2β-二乙酰氧基-9α-β-苯氧杂环丁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2β-diacetoxy-9α-β-phenyloxacy-clobutan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1β-乙酰氧基-2β-苯甲酰氧基-9α-β-苯氧杂环丁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acetoxy-2β-benzoy-loxy-9α-β-phenyloxacyclobutan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1β-乙酰氧基-2β-正丁酰氧基-9α-β-苯氧杂环丁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acetoxy-2β- butanoyloxy-9α-β-phenyoxacyclobutan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1β-乙酰氧基-9α-β-苯氧杂环丁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acetoxy-9α-β-phenyloxacyclobutan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胃痛;疝痛;疮痈肿痛;骨折;风疹;湿疹;带状疱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磨汁涂;或鲜品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豹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豹骨药材名称豹骨拼音Bào Gǔ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来源猫科动物金钱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

  • 金刚藤头

    《中药大辞典》:金刚藤头药材名称金刚藤头拼音Jīn Gānɡ Ténɡ Tóu别名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和

  • 甘青铁线莲

    药材名称甘青铁线莲拼音Gān Qīnɡ Tiě Xiàn Lián英文名all-grass of Longsepal Clematis别名木通、亦蒙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

  • 青蛇莲

    药材名称青蛇莲拼音Qīnɡ Shé Lián别名蛇退、俞莲、九龙盘、竹叶根、赶山鞭、地蜈蚣、爬地蜈蚣、千年竹、竹叶盘、蛇莲、接骨丹、盘龙七、走石码、蜈蚣草、寸八节、地叶、小九龙盘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

  • 丽江山慈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江山慈菇药材名称丽江山慈菇拼音Lì Jiānɡ Shān Cí Gu别名益辟坚、草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江山慈菇属植物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A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

  • 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零余子药材名称零余子拼音Línɡ Yú Zǐ别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叶腋间之珠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石壁莲

    药材名称石壁莲拼音Shí Bì Lián别名一包针、五指草、石上莲、野鸡脚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digitata(Bak.)Ching[Gymn

  • 胎生铁角蕨

    药材名称胎生铁角蕨拼音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Plane-stem Spleenwort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