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州本产药材》。即紫梢花,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出《嘉话录》。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红舌中见有裂纹如人字形。为心火燔灼,热毒上炎之象,宜凉膈散清上泄下(见《伤寒金镜录》)。
见《云南中草药》。为蛾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水气内停所致的咳嗽。《儒门事亲》卷三:“喘咳者,水气并于阳明,亦湿咳也;风水,不能正偃则咳,亦湿咳也;肾气腹大胫肿,喘咳身重,亦湿咳也。”可用五苓散、桂苓甘露散、白术丸,三花神佑丸等方。参
见《中药通报》5(1):27,1959。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谓足阳明之经筋,统管眼之下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阳明则为目下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