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鲟鱼

鲟鱼

《中药大辞典》:鲟鱼

药材名称鲟鱼

拼音Xún Yú

别名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碧鱼(《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鲟科动物中华鲟

原形态体长达2米以上,背部狭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略向上翘,头部被有光滑的骨板。口腹位,成一横裂,吻须2对,等长,平行横列。眼小。鳃孔大,鳃耙薄而尖,约22枚。颌两侧各有1块骨板;体部具骨板5行,背正中一行较大,背、腹侧各2行,另在臀鳍前后各有1~2块:尾鳍上叶有棘状骨板一行,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54~66;胸鳍发达,着生于腹面;臀鳍32~41;尾鳍歪形,上叶发达。体背和头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鳍均为青灰色。

以上动物的鳔(鱼鳔)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分布长扛、钱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

性味甘,平。

①《本草拾遗》:"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温。"

归经《本草提要》:"入手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活血通淋。

①《食疗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饮之。"

②《本草拾遗》:"益气补虚,令人肥健。"

③《饮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胃,活血通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备注此外,尚有白鲟科的白鲟体长达2米余。裸露光滑,仅有小鳞。背灰绿色,腹白色。头颅长,吻延长,突出如剑状,口腹位,眼小。分布东海、黄海,进入钱塘扛、长江、黄河等。此即《纲目》所说的鲟鱼。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鲟鱼

药材名称鲟鱼

拼音Xún Yú

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 Chinese paddlefish

别名鲔、鮥、叔鲔、尉鱼、仲明鱼、鱏、乞里麻鱼、碧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本草拾遗》:鲟鱼,生江中,背如龙,长一、二丈。鼻上肉作脯名鹿头,一名鹿肉,补虚下气。子如小豆,食之肥美,杀腹内小虫。

2.《纲目》:鲟,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亦鳣属也。岫居,长者丈余,至春始出而浮阳,见日则目眩,其状如鳣,而背上无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长与身等,口在颔下,食而不饮,颊下有青斑纹,如梅花状,尾歧如丙,肉色纯白,味亚于鳣,髻骨不脆。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鲟科动物白鲟和鲟科动物中华刍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2.Acipenser sinensis Gray

原形态1.白鲟,体长梭形,一般体长2米余,大者可达3m,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吻突出如长匙形,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两侧具柔软的皮膜。口大,弧形,下位,能伸缩,上下凳均具细尖齿,口前具短须1对。眼小,鳃孔大。体裸露光滑,或仅有已退化的小鳞状痕迹,在尾鳍上叶具8个棱形鳞板。侧线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鳍条46-61。臀鳍50-55。尾鳍歪形,上叶长于下叶。体背灰绿色,头部和尾鳍均为暗灰色,腹部白色。

2.中华鲟,体延长,可达2m以上,背部略弯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基部宽厚,顶端尖,略向上翘。头部被有光滑骨板。口下位,成一横裂,上下唇不发达,有细小乳突,吻部腹面中央有吻须2对,等长,平行排列。眼小,鳃孔大,鳃耙薄而尖,约22枚。两侧凳部各有1块骨板。体被骨板5行,纵列,背部正中一行较大,在背鳍前有8-14块;后有1-2块,体、腹侧面各2行,体侧骨板24-37块;腹侧骨板8-15块。另在臀鳍前后各有1-2块,尾鳍上叶有棘状骨板1行。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54-66,位于臀鳍上方。胸鳍发达,着生于腹面,臀鳍32-41。尾鳍歪形,上叶发达。体背、头部、鳍均为青灰色,腹面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近海和大江下层鱼类,偶亦进入沿江大湖中以食鱼类为主,并食虾、蟹等动物。7-8龄始达性成熟,生殖期约为3-4月,产卵场可能在长江上游一带,精巢呈乳白色,极松软。成熟卵巢呈灰黑色,卵径约为2.7mm,誉为珍品。

2.为近海和大江底层鱼类,加游性或半回游性。5-6月间喜群集河口,主食动物性食物。性成熟需10年左右,10-11月溯江产卵,怀卵量约120万粒,卵膜青灰色,径约3.6mm,稍具粘性,成熟卵近黑色,甚为名贵。

资源分布:1.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亦见于钱塘江和甬江口及黄海、东海沿岸。

2.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参及长江、黄河、钱塘江等流域。

化学成分白鲟肌肉含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二十五碳烯酸(pentacosenoic acid),二十六碳烯酸(hexacosenoic acid)。还含铁、铜、锰、锌、钴、镍、镁、铝、钒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活血通淋。主久病体虚;贫血;血淋;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

注意不宜久服。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饮之。

2.《本草拾遗》:益气补虚,令人肥健。

3.《饮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4.《随息居饮食谱》:补胃,活血通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药材名称黄花稔拼音Huánɡ Huā 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

  • 滇绣球

    药材名称滇绣球拼音Diān Xiù Qiú英文名Yunan Hydrangea别名云南绣球、通花常山、常山。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绣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云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云实药材名称云实拼音Yún Shí别名百鸟不停、老虎刺尖、到钩刺、黄牛刺、马豆、牛王刺、药王子来源为豆科云实属植物云实Caesalpinis scpiaria

  • 滇南鸟足兰

    药材名称滇南鸟足兰别名对对参、小鸡腿来源兰科滇南鸟足兰Satyrium henryi Schlecht.,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壮腰益肾,养血安神。主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

  • 蛇尾草

    药材名称蛇尾草别名蛇含草、鸡心贝母来源兰科蛇尾草Herminium angustifolium (Lindl.) Benth. var. nematolobum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

  • 铁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棒锤药材名称铁棒锤拼音Tiě Bànɡ Chuí别名八百棒、铁牛七、雪上一枝蒿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

  • 栝楼

    《中药大辞典》:栝楼药材名称栝楼拼音Guā Lóu别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

  • 鸡挂骨草

    《中药大辞典》:鸡挂骨草药材名称鸡挂骨草拼音Jī Guà Gǔ Cǎo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茎方形,绿色或淡红色

  • 豆腐渣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腐渣果药材名称豆腐渣果拼音Dòu Fu Zhā Guǒ来源山龙眼科豆腐渣果Helicia erratica Hook. f.,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凉。功

  • 匙叶黄杨

    药材名称匙叶黄杨拼音Chí Yè Huánɡ Yánɡ别名石黄杨、万年青。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bodinieri Levl.采收和储藏: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