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列当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又名齿漏。多由火郁水亏,阳明气血阻滞所致,或继其它齿牙疾患久不愈而成。症见齿缝出脓血,经久不愈,甚则齿落。《咽喉经验秘传》:“牙漏即牙槽久不愈,缝中出白脓,极难调治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同眇目。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树果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为白睛红赤的证候。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此肝经虚热也,……邪热法于肝经,虚则血流走于两目,故赤而侵睛。”
见《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指月经。详该条。
《校注妇人良方》卷一方。干漆(炒,烟出青白为度)、牛膝(酒浸)各一两。为细末,以生地黄汁一升同药末慢火熬膏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米汤送下。治妇人月经瘀闭,脐腹作痛,及产后癥瘕等症。
病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即上腭痈。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