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亦名胎前虚热。《女科秘宝》:“初孕自发大热,服凉药更甚,此胎之虚热也,服四物汤再加人参、附子。”
方书名。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1804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编著饮食疗法专书《续法馔》5卷。
即肌肉,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山肉桂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多因产后肾气虚弱,虚热移于膀胱;气虚不能约制;或冷气入于膀胱,膀胱失于约制等所致。虚热移于膀胱者,热甚则小便涩痛,方用六味地黄汤;气虚不能约制者,小便频数而色白,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