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冬葵果

冬葵果

药材名称冬葵果

拼音Dōnɡ Kuí Guǒ

英文名FRUCTUS MALVAE

别名冬葵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性状本品呈扁球状盘形,直径4~7mm,外被膜质宿萼。宿萼钟状,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先端5齿裂,裂片内卷,其外有条状披针形的小苞片3片。果梗细短。果实由分果瓣10~12枚组成,在圆锥形中轴周围排成1轮,分果类扁圆形,直径1.4~2.5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具隆起的环向细脉纹。种子肾形,棕黄色或黑褐色。气微,味涩。

鉴别(1) 本品宿萼表面观:下表皮星状毛由 2~ 8个(多由 4~ 8个)细胞组成,单个细胞长50~1140μm,直径约75μm,壁稍厚;腺毛头部椭圆形,5 ~7 个细胞,直径25~38μm。上表皮单细胞非腺毛细长,弯曲或平直,长约至1190μm,壁薄或稍厚。上下表皮气孔均为不等式。叶肉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 6~25μm,棱角较尖。

本品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层长方形表皮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中果皮由2 ~3 层类圆形薄壁细胞和一层含草酸钙棱晶的细胞组成,薄壁组织中有大型黏液细胞散在。含晶细胞类圆形,壁厚且木化。中果皮与内果皮间有 10 余束纤维束,呈环状排列。内果皮为一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栅栏状,侧壁及内壁甚厚,木化。

(2) 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振摇15分钟,滤过。取滤液加活性炭1g,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滤过。取滤液2 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4 滴,置水浴上加热5 分钟,生成棕红色沉淀;另取滤液2 ml,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 3滴,摇匀,沿管壁加硫酸0. 5ml,两液接界处显紫红色环。

性味甘、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消肿。用于尿闭,水肿,口渴;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1)用治小便淋沥涩痛,常与车前子、海金沙等同用;又能利水通淋,用治水肿,常与茯苓等药配合同用。产妇乳汁稀少,乳房胀痛等症,常与木通通草同用。也可治疗大便干燥的病症。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戴星草

    药材名称戴星草拼音Dài X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戴星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eranthus africanus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戴星草

  • 饺剪藤

    药材名称饺剪藤来源萝藦科饺剪藤Holostemma annulare (Roxb.) K. Schum.,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主治产后虚弱,少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小蒜

    药材名称小蒜拼音Xiǎo Suàn别名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

  • 王母钗

    药材名称王母钗拼音Wánɡ Mǔ Chāi别名碱草、五粒关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种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difformis L.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连根拔起,

  • 落霜红根

    《中药大辞典》:落霜红根药材名称落霜红根拼音Luò Shuānɡ H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

  • 千金坠

    药材名称千金坠拼音Qiān Jīn Zhuì别名西域丁座草、一支腊、都拉、枇杷芋、枇杷玉。来源为列当科丁座草属植物丁座草Xylanchehimalaica(Hook.f.et Thoms.)G.Bec

  • 狗血

    《中药大辞典》:狗血药材名称狗血拼音Gǒu Xiě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血。性味①《别录》:"味咸,无毒。"②《药对》:"温。"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疔疮

  • 扁担藤

    药材名称扁担藤拼音Biǎn Dɑn Ténɡ别名扁藤、大芦藤、铁带藤、过江扁龙、扁骨风、腰带藤、羊带风来源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 野香橼花

    药材名称野香橼花拼音Yě Xiānɡ Yuán Huā别名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出处野香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野香橼花,一名小毛毛花,生云南五华山麓,树高近寻,长叶如夹

  • 薄柱草

    药材名称薄柱草拼音Báo Zhù Cǎo别名水泽兰、冷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薄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rtera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