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刺通草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

拼音Cì Tōnɡ Cǎo

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

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vesia palmata (Roxb. ) vis.[Gasto- nia palmata Rox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m,胸径约15cm或更粗。树皮淡黄灰色,有刺或无刺;枝淡黄棕色,幼时密被棕色绒毛,疏生短刺。单叶互生,叶柄长60-90cm,通常疏生短刺,密被棕色绒毛或无毛或仅基部被毛,具条纹;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成二裂的鞘状;叶大,革质,直径60-90cm,掌状5-9深裂;裂片披针形,常又有小裂片;先端渐尖至长渐尖或印尖,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棕黄色星状鳞片毛;侧脉在两面隆起。伞形花序大,直径约4.5cm,聚生成长达50cm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10cm,花梗长1.5-3cm,无关节;苞片长圆形,长约法三章2.5cm;萼有锈色绒毛,边缘有10个胩不明显的齿;花瓣6-10,长圆形,先端钩曲,常合生成一帽状体,外面被锈色绒毛,长5-6mm,花淡黄绿色;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长mm,花淡黄绿以;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10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有6-10条浅棱。果卵球形,直径1-1.8cm,有不明显的棱;花柱宿存,内具种子7-12颗。花期10月,果期翌年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完整叶片直径可害90cm,掌状深裂裂片5-9,披针形,先端长国尖,边缘有大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黄色星状毛;叶柄长可达90cm,常疏生短刺。叶片革质。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创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主治跌打损伤。髓心:利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枳椇根

    《中药大辞典》:枳椇根药材名称枳椇根拼音Zhǐ Jǔ Gēn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根,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重庆草药》:"

  • 尖叶铁扫帚

    药材名称尖叶铁扫帚别名夜关门、扁座、野鸡花、化食草、鱼吊草、关门草来源豆科尖叶铁扫帚Lespedeza hedysaroides (Pall.) Kitag.,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涩,微

  • 黄花鼠尾草

    药材名称黄花鼠尾草拼音Huánɡ Huā Shǔ Wěi Cǎo英文名Yellowflower Sage别名大紫丹参、丹参、黄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鼠尾草的根。

  • 黄花香茶菜

    药材名称黄花香茶菜拼音Huánɡ Huā Xiānɡ Chá Cài别名白沙虫药、痢药、烂脚草、臭蒿子、鸡苏来源唇形科黄花香茶菜Rabdosia sculponeata

  • 毛叶嘉榄

    药材名称毛叶嘉榄拼音Máo Yè Jiā Lǎn别名棵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羽叶嘉榄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ga pinnata Rox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刮去粗皮,切碎,

  • 苦石莲

    《中药大辞典》:苦石莲药材名称苦石莲拼音Kǔ Shí Lián别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

  • 蝴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蝴蝶树药材名称蝴蝶树拼音Hú Dié Shù别名毛荚蒾、苦酸汤、绣球来源忍冬科蝴蝶树Viburnum plicatum Thunb. f. tomen

  • 五色草

    药材名称五色草别名马羊草、笋竹、虉草来源禾本科五色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中、浙江。功能主治主治妇女红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3~5钱。摘录

  • 针刺铁仔

    药材名称针刺铁仔拼音Zhēn Cì Tiě Zǎi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针齿铁仔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sine semiserrata Wall.采收和储藏:10-12月果熟时采收,

  • 小獐毛

    药材名称小獐毛拼音Xiǎo Zhānɡ Máo别名马胖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luropus pungens(M.Bieb.)C.Koch[Poa pu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