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叉歧繁缕

叉歧繁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歧繁缕

药材名称叉歧繁缕

拼音Chā Qí Fán Lǚ

来源石竹科叉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华北、西北、四川。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治盗汗骨蒸,结核潮热,久疟发热。

用法用量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叉歧繁缕

药材名称叉歧繁缕

拼音Chā Qí Fán Lǚ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叉歧繁缕全草。8~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主根粗壮,圆柱形,有许多分枝细根。茎簇生,数回又状分歧,有腺毛。叶卵形、卵状矩圆形成卵状披针形,长2~2.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无柄,两面密被腺状毛,叶片灰绿色。聚伞花序有多数花;花梗细,有柔毛;萼片5,披针形,有毛,灰绿色,边缘有白色膜质,先端尖;花瓣5,白色,矩圆形,和萼片近等长,顶端2裂;雄蕊10,比花瓣短;子房卵形,花柱3,丝形.蒴果长于宿存萼,顶端6裂,有多败种子。种子卵形,微扁。

生境分部生于干草原或石缝中。分布华北、西北和四川、内蒙古等地。

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肝、肾、心包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结核发热,久疟发热,盗汗骨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复方治阴虚内热,盗汗骨蒸,心烦口渴:叉歧繁缕配当归白芍沙参青蒿。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叉歧繁缕

药材名称叉歧繁缕

拼音Chā Qí Fán Lǚ

别名柴胡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叉歧繁缕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dichotom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或采集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cm左右。主根粗壮,圆柱形,有许多分枝细报。茎簇生,数回叉状分枝,有腺毛或短柔毛。单叶对生;无柄;叶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通常下部叶较大,上部叶较小,两面多少被腺毛或短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有多数花;苞片小,叶状;花梗细,有柔毛;萼片5,披针形;花瓣5,白色,长圆形,和萼片近等长,先端2裂;雄蕊10,比花瓣短;于房卵形,花柱3,丝形。蒴果长于宿存萼,先端6裂,有多数种子。种子卵形,褐黑色,微扁,有不明显的突起。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厂于草原、山坡石缝中或固定沙丘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60cm左右。主根粗壮,圆柱形,多分枝。茎数回二歧分枝,密被腺毛。叶对生,完整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被针形,长2-2.5cm,先端急尖,基都圆钝,两面有腺毛或短柔毛,暗绿色。花多数成聚伞花序;萼片5,披针形;花瓣5,白色,长圆形,先端2裂;雄蕊10;花柱3,丝形,子房卵形。蒴果长于宿萼。种子多数。气微,味淡。

药理作用叉歧繁缕的提取物对逆病毒所在鼠细逆转录酶有作用,基IC50(50%抑制率时的浓度)为220μg/ml,但对DNA聚合酶无作用[1]。

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通虚热。主阴虚潮热;骨蒸;结核潮热;久疟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淡竹根

    《中药大辞典》:淡竹根药材名称淡竹根拼音Dàn Zhú Gēn别名恒生骨(《石药尔雅》)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根茎。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

  • 倒提壶

    药材名称倒提壶拼音Dǎo Tí Hú别名蓝布裙、狗屎花、狗屎萝卜、狗屎蓝花、贴骨散、大肥根、拦路虎、鸡爪参、一把抓、绿花叶、绿花心、七星箭[四川重庆]、蓝花参[云南红河]来源紫草科

  • 青蒿露

    药材名称青蒿露拼音Qīnɡ Hāo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

  • 裕民贝母

    药材名称裕民贝母拼音Yù Mín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Yuminensis别名蓝花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裕民贝母Fritillaria

  • 紫草

    《中国药典》:紫草药材名称紫草拼音Zǐ Cǎo英文名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

  • 赛北紫堇

    药材名称赛北紫堇拼音Sài Běi Zǐ Jǐn别名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赛北紫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impatiens(Pall.)Fisch[C.sibiric

  • 苦芺

    药材名称苦芺拼音Kǔ ǎo英文名Herb of Linearleaf Thitle别名钩芺、苦板、苦菜、败酱、败酱草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尔雅》郭璞注: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薹似蓟,初生

  • 刺楸

    药材名称刺楸拼音Cì Qiū别名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来源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

  • 木鳖子

    《中国药典》:木鳖子药材名称木鳖子拼音Mù Biē Zǐ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

  • 松笔头

    《中药大辞典》:松笔头药材名称松笔头拼音Sōnɡ Bǐ Tóu别名松树蕊(《滇南本草》),松木笔(广西)。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幼枝尖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