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土马鬃

土马鬃

药材名称土马鬃

拼音Tǔ Mǎ Zōnɡ

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

出处《嘉佑本草》载:“土马鬃;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雨则茂盛……此物生垣墙之上,比垣衣更长,大抵苔之类也。”所述,与现金发藓科植物金发藓类似。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金发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trichum commune L.ex Hedw.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粗壮,深绿色、绿褐色,茎高10-25cm,单一或稀分枝。叶倾立,干时卷曲,湿时展开。叶片上部较尖,基部鞘状,鞘部以上的中肋及叶背均具刺突,栉片21-55,几布满上部叶片,栉片高4-6细胞,先端细胞呈驼峰状。叶茎细胞黄褐色,长线形,中部细胞呈方形,上部细胞近椭圆形。雌雄异株。雄株稍短,顶端雄器状似花苞;雌株较高大,顶生孢蒴,蒴柄长10cm,红棕色,雌苞叶长而窄,中肋及顶。蒴具四棱角,长方形;蒴帽覆盖全蒴;蒴盖扁平,具短喙;蒴齿单层;孢子小圆形,黄色,平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阴湿土坡、森林沼泽、酸性土壤上或岩石表土层上。四季可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株长8-25cm,黄绿色或黄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茎单一,有的扭曲,叶丛生在茎上部,展平后上部叶披针形,渐尖,中肋突出叶尖呈刺状,腹面可见栉片,叶缘有密锐齿,基部鞘状较宽;下部叶鳞片状。茎下部可见须状假根,有的雌株具棕红色四棱柱形的孢蒴,脱盖后的孢蒴口具64个蒴齿。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片中肋栉片横切面:多为7个长方形细胞单行排列,顶端细胞稍大,中央凹陷;侧面观为数列类方形或类多角形细胞。

化学成分植物体含二氧杂环己烷木质素(dioxane lignin),苯酚类化合物(phenol),甾醇酯类(steryl ester),蜡酯类(wax ester),植醇酯(phytol ester),牻牛儿基牻牛儿醇酯(geranylgeraniol ester),叶绿素(chloronhyll),单糖基二甘油酯类(monoglycosyl diglycerides),双糖基二甘油酯类(diglycosyldiglycerides)和脂类(lipid)。还含藜芦酸甲酯(methylveratrate),异半蒎酸二甲酯(dimethyl isohemipate),间半蒎酸二甲酯(dimethyl metahemipate),4,7,9-三甲氧基-2-二苯并呋喃羧酸甲酯(methyl 4,7,9-trimethoxy-2-dibenzofurancarboxylate),3-(4,7,9-三甲氧基-2-二苯呋喃基)-丙酸甲酯(methyl 3-(4,7,9-trimethoxy-2-dibenzofuranyl)-propanoate],还含胡萝卜素(carotene),堇黄质(violaxanthin),新黄质(neoxanthin),叶黄素(lutein),花药黄质(antheraxanthin),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性味甘;寒;酸;咸;苦;凉;淡;平;无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苘麻根

    《中药大辞典》:苘麻根药材名称苘麻根拼音Qǐnɡ Má Gēn出处《蜀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根,立冬后拔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粘液质,其中有戊糖1.41%、戊聚糖1.2

  • 《中药大辞典》:酱药材名称酱拼音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㈠豆瓣酱水分39

  • 竹鼠肉

    药材名称竹鼠肉拼音Zhú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原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

  • 全叶马兰

    药材名称全叶马兰拼音Quán Yè Mǎ Lán别名全缘叶马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全叶马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integrtifolia Turcz. Ex DC. [

  • 蜻蜓

    《全国中草药汇编》:蜻蜓药材名称蜻蜓拼音Qīnɡ Tínɡ别名大蜻蜓、绿蜻蜓来源昆虫纲蜻蜓目蜓科大蜻蜓Anax parthenope Selys.,以干燥成虫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

  • 血榧

    《中药大辞典》:血榧药材名称血榧拼音Xuè Fěi别名臭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原形态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常绿乔木,

  • 玉米轴

    《中药大辞典》:玉米轴药材名称玉米轴拼音Yù Mǐ Zhóu别名罐泰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包谷心(《重庆草药》)。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穗轴。原形态

  • 橘饼

    《中药大辞典》:橘饼药材名称橘饼拼音Jú Bǐ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等的成熟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性味①《食物宜忌》:"味甘,性温。"②《随息居饮食谱》

  • 飘拂草

    《中药大辞典》:飘拂草药材名称飘拂草拼音Piāo Fú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两歧飘拂草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变异极大,秃净或稍被柔毛。茎细,高25~50厘米,在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