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头狗

大头狗

《中药大辞典》:大头狗

药材名称大头狗

拼音Dà Tóu Gǒu

别名毫螭虫、土蚱子、土蚂蚱子(《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蟋蟀科昆虫葫芦全虫。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后烘干。

原形态体长圆形,长约2厘米,雌者较大。体背面黑褐色,有光泽;腹面较淡。头部有复眼1对,呈半球形突出,复眼的内缘和两颊黄褐色;触角1对,细长,有时左右不对称。前胸背板黑褐色,有2,月牙纹;翅2对,前翅淡褐色,有光泽,后翅黄褐色,尖端纵折露出腹端。中胸腹板的后缘有内洼;足3对,后足的腿节甚粗壮。尾毛1对,褐色;雌者另有一产卵管,亦褐色,视之俨若3尾。

生境分部常栖息于杂草内或砖瓦、土块下。昼伏夜出,性好斗。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陆川本草》:"辛咸,温。"

功能主治《陆川本草》:"解毒。治流注。"

用法用量内服:每用5~9个研末,蜜糖调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头狗

药材名称大头狗

拼音Dà Tóu Gǒu

英文名A kind of field cricket

别名毫离虫、士蚱子、土蚂蚱子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蟋蟀科动物油葫芦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yllus testaceus Walker.

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后烘干。

原形态葫芦,体长圆形,长约2cm,雌者较大。体背面黑褐色,有光泽;腹面较淡。头部有复眼1对,呈半球形突出,复眼的内缘和两颊黄褐色;触角1对,细长,有时左右不对称。前胸背板黑褐色,有2条月牙纹;翅2对,前翅淡褐色,有光泽,后翅黄褐色,尖端纵折露出腹端。中胸腹板的后缘有内洼。足3对,后足的腿节甚粗壮,尾毛1对,褐色;雌者另有一产卵管,亦褐色,视之俨若3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栖息于杂草内或砖瓦、土块下。昼伏夜出,性好斗。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味辛;咸;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流注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9只。

各家论述《陆川本草》:解毒。治流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蕨根

    《中药大辞典》:蕨根药材名称蕨根拼音Jué Gēn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性味《纲目》:

  • 小黑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黑牛药材名称小黑牛来源毛茛科小黑牛Aconitum bullatifolium Levl. var. dielsianum (Airy-Shaw) Fletcher et Lau

  • 毛竹

    药材名称毛竹拼音Máo Zhú别名江南竹、孟宗竹、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来源禾本科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

  • 滑石粉

    药材名称滑石粉英文名PULVIS TALCI别名画石粉来源本品系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制成。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无臭,无味。本品在水、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 衣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毛衣鱼、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

  • 紫金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金龙药材名称紫金龙拼音Zǐ Jīn Lónɡ别名串枝莲、豌豆七、豌豆跌打来源罂粟科指叶紫堇属植物攀援指叶紫堇Dactylicapnos scandens (Hook.

  • 大果臭椿皮

    药材名称大果臭椿皮拼音Dà Guǒ Chòu Chū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var.

  • 杏仁防风

    药材名称杏仁防风拼音Xìnɡ Rén Fánɡ Fēnɡ别名山当归[四川]、马蹄防风[云南]、兔耳防风来源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杏仁防风Pimpinella candolle

  • 山芹

    药材名称山芹拼音Shān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山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sieboldi;(Miq.)Nakai[Peu-cedanum sieboldi Miq

  • 天生草

    《中药大辞典》:天生草药材名称天生草拼音Tiān Shēnɡ Cǎo别名山韭菜、漏芦、蛇咬药(《云南中草药》),白千针万线草、大兰花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