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黄茎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

药材名称大黄茎

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

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醒酒,堪生啖,亦以解热。"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通大便,清肠热。"

注意《唐本草》:"多食不利人。"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黄茎

药材名称大黄茎

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heum palmatum L.2.Rheum palmatum L. var. tanguticumMaxim.Ex Rngel.[R.Tanguticum Maxim.Ex Balf.]3.Rheum officinale Baill.

采收和储藏:8-9月种子成熟后采挖全株,割下根茎作大黄用后,取地上茎,也可于春季采摘嫩苗。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粗壮。茎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无毛。基生叶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cm以上,3-7掌状深裂,每裂片常再羽状分裂,上面流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筒状,密生短柔毛。花序大圆锥状,顶生;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紫红色或带红紫色;花被片6,长约1.5mm,成2轮;雄蕊9;花柱3。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陷,基部近心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2.本种与掌叶大黄极相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深裂,裂片常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狭线形,裂片窄长。花序分枝紧密,向上直,紧贴干茎。

3.本种与上2种的主要不同点是:基生叶5浅裂,浅裂片呈大齿形或宽三角形;托叶鞘膜质,较透明,上有短毛。花较大,淡黄绿色,花蕾椭圆形,果枝开展,翅果边缘不透明。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

2.生于山地林缘较阴湿的地方。

3.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2.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东北部。

3.分布于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酸;性寒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主实热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生吃。

注意《唐本草》:多食不利人。

各家论述1.《唐本草》:醒酒,堪生啖,亦以解热。2.《中国医学大辞典》:通大便,清肠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桐

    药材名称油桐拼音Yóu Tónɡ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来源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

  •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药材名称良藤别名滚天龙、山豆根来源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理气,止

  • 东北延胡索

    《中药大辞典》:东北延胡索药材名称东北延胡索拼音Dōnɡ Běi Yán Hú Suǒ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 Amurensis别名土元胡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

  • 露蕊乌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露蕊乌头药材名称露蕊乌头拼音Lù Ruǐ Wū Tóu别名罗砧巴来源毛茛科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以根、花、叶入药。生境分

  • 常春油麻藤

    药材名称常春油麻藤拼音Chánɡ Chūn Yóu Má Ténɡ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别名牛马藤、大血藤来源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

  • 雪参

    药材名称雪参拼音Xuě Shēn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var.racemo

  • 忍冬藤

    《中国药典》:忍冬藤药材名称忍冬藤拼音Rěn Dō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LONICERAE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

  • 牛奶柴

    《中药大辞典》:牛奶柴药材名称牛奶柴拼音Niú Nǎi Chái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茎、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温,无毒。归经入肺、脾、肾三经。功能主

  • 天蓬草

    《中药大辞典》:天蓬草药材名称天蓬草拼音Tiān Pénɡ Cǎo别名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

  • 赤车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车药材名称赤车拼音Chì Chē别名岩下青、冷坑青、阴蒙藤、拔血红、小铁木、吊血丹、凤阳草、坑兰来源荨麻科赤车属植物赤车Pellionia radicans (Si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