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凤尾草

小凤尾草

药材名称小凤尾草

拼音Xiǎo Fènɡ Wěi Cǎo

别名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一柱香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北京铁角蕨全株。四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部密生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淡绿色,向上到叶轴下部疏生纤维状小鳞片;叶片长圆披针形,草质,长6~12厘米,中部宽2~3厘米,无毛,2回或3回羽裂,羽轴和叶轴两侧都有狭翅;基部羽片略短,中部羽片长0.9~2厘米,三角状矩圆形;末回裂片顶端有2~3个尖齿。孢子囊群每裂片1枚,成熟时往往布满叶下面,囊盖群近矩圆形,全缘。

生境分部生于溪边岩石上。分布长江以南及华北、西北地区。

性味甘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利膈,止血。治感冒咳嗽,肺结核,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可用1两)。外用:研粉调敷。

复方治咳嗽:地柏枝五钱至一两,金背枇杷果二至三钱。水煎代茶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龙胆地丁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胆地丁药材名称龙胆地丁拼音Lóng Dǎn Dì Dīng别名蓝花草、紫花地丁[四川]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 Griseb 及鳞叶龙胆G

  • 矮杨梅果

    药材名称矮杨梅果拼音ǎi Yánɡ Méi Guǒ别名杨梅果、滇杨梅、酸杨梅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将成

  • 紫荆丫

    药材名称紫荆丫拼音Zǐ Jīnɡ Y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通花梗的果实或花。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幼枝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

  • 桑柴灰

    《中药大辞典》:桑柴灰药材名称桑柴灰拼音Sānɡ Chái Huī别名桑灰(《补缺肘后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木材所烧成的灰。性味《唐本草》:"味辛,寒,有小毒。&

  • 火焰子

    《中药大辞典》:火焰子药材名称火焰子拼音Huǒ Yàn Zǐ别名蔓乌药、羊角七(《陕西中草药》),草乌(《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种植物松潘乌头的块根。秋季采挖,去净

  • 苤蓝

    药材名称苤蓝拼音Piě Lán别名芥蓝、擘蓝(《农政全书》),茄连、撇蓝(《延绥镇志》),玉蔓青(《山西通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

  • 香青兰

    药材名称香青兰拼音Xiānɡ Qīnɡ Lán别名青兰、摩眼子、枝子花、山薄荷、炒面花、山香、毕日阳古、白赖洋古[蒙古]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

  • 绿盐

    《中药大辞典》:绿盐药材名称绿盐拼音Lǜ Yán别名石绿(《海药本草》),盐绿(《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原形态斜方晶系。晶体柱状或板状,晶面具垂直条纹。又为

  • 毛梾枝叶

    《中药大辞典》:毛梾枝叶药材名称毛梾枝叶拼音Máo Lái Zhī Yè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叶。原形态毛梾,又名:红零子、红梗山茱萸、癞树、八树。

  • 莪术

    《中国药典》:莪术药材名称莪术拼音é Shù英文名RHIZOMA CURCUMAE别名温莪术、蓬莪术、山姜黄、芋儿七、臭屎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