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石仙桃

小石仙桃

药材名称小石仙桃

拼音Xiǎo Shí Xiān Táo

别名对叶草、双叶岩珠、岩珠、双叶石枣珠兰岩豆、山枣、小叶石橄榄、水橄榄柳仔、果上叶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生云南山石上。根如麦门冬,累缀成簇,下有短须甚硬。根上生叶如指甲,双双对生;冬开小白花四瓣;作穗长二三分。与瓜子金相类而花异,性亦应同石斛。”根据描述和附图,应是石仙桃属植物,更接近于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细叶石仙桃的全草或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细叶石仙桃,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壮,被鳞片;假鳞茎疏生于根茎上,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肉质,幼时被鳞片,长1-2cm,顶生2叶。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革质,长4-8cm,宽5-12m,基部渐狭成短柄。花葶从被鳞片包着的幼小假鳞茎顶端伸出;总状花序有花10多朵,排成2列;小苞片早落。花小,白色或淡黄色;萼片椭圆状长圆形,舟状,分离,近等大,长3-4mm;花瓣卵形;唇瓣近圆形,舟状。蒴果倒卵形,长约1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附生于海拔200-700m的山坡林中树上或溪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直径1.5-8mm,表面有干枯的膜质鳞叶,下侧有须状细根,上侧节处有数个长卵形假鳞茎,假鳞茎长0.8-2cm,直径0.4-0.9cm,顶端有叶2枚,长1-8cm,宽4-12mm,黄绿或绿色,具数条平行脉。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叶片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上下表皮细胞壁稍增厚。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叶脉维管束外韧型,其外方有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有的含硅质块。

性味味苦;微酸;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白二丸果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果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eonia sinensis A.DC.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

  • 羊毛绒球蟹

    药材名称羊毛绒球蟹拼音Yánɡ Máo Rónɡ Qiú Xiè英文名Wool-Flocculus Crab别名毛蟹、甲指红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蜘蛛蟹科动物羊毛绒球蟹的全体。

  • 黄花蒿子

    药材名称黄花蒿子拼音Huánɡ Huā Hāo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果实。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纲目》:"辛,凉,无毒。&q

  • 水朝阳根

    《中药大辞典》:水朝阳根药材名称水朝阳根拼音Shuǐ Zhāo Yá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朝阳"条。功能

  • 石凤丹

    药材名称石凤丹拼音Shí Fènɡ Dān别名大斑叶兰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高斑叶兰Goodyera procera (Ker-Gawl.)Hook.,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

  • 蜥蜴

    《全国中草药汇编》:蜥蜴药材名称蜥蜴拼音Xī Yì别名麻蛇子、马蛇子、马舌子、丽纹麻蜥来源蜥蜴科动物麻蜥Eremias argus Peters,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后晒

  • 爬树龙

    《中药大辞典》:爬树龙药材名称爬树龙拼音Pá Shù Lónɡ别名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箍、麒麟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下

  • 太白丽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丽参药材名称太白丽参别名太白土高丽参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全裂马先蒿Pedicularis dissecta (Bonati ) Pennell et Li,以肉质根入药。秋季

  • 车前子

    《中国药典》:车前子药材名称车前子拼音Chē Qián Zǐ英文名SEMEN PLANTAGINIS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 草鞋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鞋青药材名称草鞋青别名鹅仔草来源蕨类金星蕨科新月蕨属植物单叶新月蕨Abacopteris simplex (Hook.) Chi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微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