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青杨

小青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青杨

药材名称小青杨

拼音Xiǎo Qīnɡ Yánɡ

别名东北杨

来源杨柳科小青杨Populus pseudo-simonii Kitag.,以树皮入药。

生境分部吉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解毒。主治顽癣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青杨

药材名称小青杨

拼音Xiǎo Qīnɡ Yánɡ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小青杨树皮。春季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广卵形。树皮灰白色;芽较长,黄红色,有粘性。叶椭圆状卵形、广卵形或菱状卵圆形,长5.3~9厘米。宽3.3~5.2厘米,叶的最宽处在中部以下,上面光滑无毛,下面青白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长2.2~4.8匣米;萌发枝的叶生于短叶柄上,绿色或带红色,长椭圆形,较大,边缘呈波状皱曲。花雌雄异株:雌花序长8~11厘米;雄花序长5~8厘米。蒴果长椭圆形,2~3瓣裂,花期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长河边及沙地。东北普遍栽培。

功能主治解毒。治顽癣疮毒。

复方①治干湿癣:杨树嫩皮适量,焙黑,加等量枯矾,研细末,香油调涂患处。

②治代指:取杨枝上嫩皮,缠在指头上。

③治手指丫及掌中起白脓泡,刺痒,疼痛:小青杨叶四钱,桃叶四钱,阴干共研细末,加入猪肝四两,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青杨

药材名称小青杨

拼音Xiǎo Qīnɡ Yánɡ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青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pseudo-simonii Kitag.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树枝嫩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树冠广卵形。树皮灰白色;老时浅沟裂。幼枝有棱,萌枝棱更着,小枝圆柱形。芽圆锥形,黄红色,有粘性。叶菱状椭圆形、菱状卵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2-5cm,边缘具细密交错起伏的锯齿,有缘毛;叶柄圆柱形,长1.5-5cm;萌枝叶较大,长椭圆形,边缘呈波状皱曲,叶柄较短。雄花序长5-8cm;雌花序长5.5-11cm,子房圆形或圆锥形,柱头2裂。蒴果近无柄,长圆形,长约8cm,2-3瓣裂。花期3-4月,果期4-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海拔2300m的以下的山坡、山沟和河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柳匍匐甙(salireposide),水杨甙(salicin),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imethoxy-p-benzoquinone),邻苯二酚(catechol),香草酸(vanil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nic acid),壬二酸(nonanedi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

药理作用小青杨水煎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醚提取均用抗菌作用。抑菌实表明:小青杨树皮中分离出的成分,2,6-二甲氧基对苯醌、邻苯二酚、香草酸、阿魏酸、水杨甙、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壬二酸、咖啡酸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以2,6-二甲氧基对苯醌活性最强,14.5×10\-6, 7.25×10\-6,87×10\-6和87.8×10\-6可分别完全抑制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2,6-二甲氧基对苯醌、邻苯二酚、水杨甙、壬二酸和咖啡酸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特别是2,6-二甲氧基对苯醌与咖啡酸,水杨酸与壬二酸对痢疾杆菌的协同作用最为明显;它们的抑菌浓度分别由原来的14.5×10\-6,567.5×10\-6,261.3×10\-6,和125.9×10\-6降到3.6×10\-6,114.8×10\-6,32.7×10\-6和31.5×10\-6.水杨甙具有利尿作用,小青杨注射液以每50kg体重给生药量1.2-2.5g计算,对家畜肠炎、痢疾及泌尿系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小青杨注射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炎和利尿作用,而且无副反应。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主顽癣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琥珀

    《全国中草药汇编》:琥珀药材名称琥珀拼音Hǔ Pò别名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来源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挖出后,除去杂质。性状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

  • 剑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剑叶紫金牛拼音Jiàn Yè Zǐ Jīn Niú别名开喉箭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剑叶紫金牛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ensifolia Walk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岩豆藤花

    药材名称岩豆藤花拼音Yán Dòu Ténɡ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岩豆藤根"条。功能主治治鼻衄。

  • 尖苞柊叶根

    药材名称尖苞柊叶根拼音Jiān Bāo Zhō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竹芋科植物尖苞柊叶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ynium placentarium(Lour.)Merr.[Phy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

  • 紫梢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梢花药材名称紫梢花拼音Zǐ Shāo Huā别名紫霄花、淡水海绵来源淡水海绵科动物脆弱骨针淡水海绵Spongilla fragilis Lecidy或刻盘淡水海绵Ephydati

  • 海螺壳

    《中药大辞典》:海螺壳药材名称海螺壳拼音Hǎi Luó Ké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骨螺科动物红螺的壳。采得后除去残肉和泥土,煅后碾碎用。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qu

  • 大人血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人血七药材名称大人血七拼音Dà Rén Xuè Qī别名人血七、大金盆来源罂粟科金罂粟属植物人血草Stylophorum lasiocarpum (

  • 葫芦叶

    药材名称葫芦叶别名水葫芦、水马蹄草、和尚菜来源菊科和尚菜属植物腺梗菜Adenocaulon himalaicum Edgew.[A. adhaerescens Maxim.;A. bicolor Ho

  • 岭南花椒根

    药材名称岭南花椒根别名搜山虎来源芸香科岭南花椒根Zanthoxylum austrosinense Hu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瘀消肿,行气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