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山飘儿草

山飘儿草

《中药大辞典》:山飘儿草

药材名称山飘儿草

拼音Shān Piāo ér Cǎo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厘米。茎有棱,多分枝。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花顶生或腋生,紫红色。蒴果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山坡草地。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寒。"

功能主治①《峨嵋药植》:"治耳聋症"。

②《云南中草药选》:"清肝利胆,除湿清热。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飘儿草

药材名称山飘儿草

拼音Shān Piāo ér Cǎo

别名苦胆草、草龙胆、青叶胆、水黄连、土黄连

出处出自《峨嵋药植》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unicea Hemsl.[S.Ducloxii Bur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80cm。茎四棱形,棱上有翅,中部以上分枝,枝斜伸而开展。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可达6cm,宽至1.5cm;茎上部叶较小,先端急尖或渐尖,基枝收缩;叶脉1-3条,在下面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开展,花多数;花梗细,长可达3.2cm;花不等大,顶生者大,侧生者小,5数,稀在小枝上偶有4数;花萼绿色,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暗紫红色,直径1-1.5cm,先端渐尖,具长尖头,基部具2个长圆形腺窝,深陷,沟状;边缘具长柔毛状流苏;雄蕊5,花丝线形;子房椭圆形,无柄,花柱短,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蒴果卵状长圆形,无柄,长1.2-1.5cm,先端渐狭。种子长圆形,黄褐色,表面具小疣状突起。花、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3800m的山坡草地、河滩、林下、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30cm。主根淡黄色。茎细,四棱形,具窄翅,上部多分枝。单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两端渐尖,叶脉1-3条;质较厚。有时可见圆锥花序,花暗紫色,花冠5深裂,偶4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具芒尖,基部有2个腺体,其边缘有流苏状毛。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当药苦甙(Swertiamarin)[1],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呫吨酮(gentiacaulein),对叶当药呫吨酮(decus-satin)[2,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3-O-去甲基紫药双呫吨酮甙(3-O-demethyl swertipunicoside)[4],紫药双呫吨酮甙(swer-tipunicoside)[5],紫药甙(swertiapuniside),杧果甙(mangiferin),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8-O-β-D-吡喃葡萄糖甙(swetiano-lin),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及1,3,5,8-四羟基呫吨酮(1,3,5,8-tetrahydroxyxanthone)[6]。花含当药苦甙,当药甙(sweroiside)及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2]。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鸣耳聋;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熬膏外搽。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治耳聋症。2.《云南中草药选》:清肝利胆,除湿清热,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枪谷叶

    药材名称老枪谷叶拼音Lǎo Qiānɡ Gǔ Yè别名尾穗苋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盐酸树

    药材名称盐酸树拼音Yán Suān Shù别名盐霜柏、盐树、盐霜树、盐布根、野漆树、女木、五倍子树、枯盐箕、埔盐、山盐菁、山埔盐。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滨盐肤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

  • 柑叶

    《中药大辞典》:柑叶药材名称柑叶拼音G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叶。化学成分蕉柑叶中含维生素C-187毫克%。性味《本草求原》:"苦,平,无毒。

  • 水慈姑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 大叶矶松

    药材名称大叶矶松拼音Dà Yè Jī Sōnɡ别名补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大叶补血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gmelinii(Willd.)O.Kuntae[Stati

  • 沙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枣药材名称沙枣拼音Shā Zǎo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来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 红辣蓼

    《中药大辞典》:红辣蓼药材名称红辣蓼拼音Hónɡ Là Liǎo别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

  • 杏子

    《中药大辞典》:杏子药材名称杏子拼音Xìnɡ Zi别名杏实(《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实。果熟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化学成分果

  • 牛毛七

    《中药大辞典》:牛毛七药材名称牛毛七拼音Niú Máo Qī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的全草。全年采收,阴干用。原形态密集成丛,暗绿带黄棕色,高4~10厘米。茎直立

  • 沼生水马齿

    药材名称沼生水马齿拼音Zhǎo Shēnɡ Shuǐ Mǎ Chǐ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马齿科植物沼生水马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triche palustri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