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斑点虎耳草

斑点虎耳草

药材名称斑点虎耳草

拼音Bān Diǎn Hǔ ěr Cǎo

英文名blotch saxifraga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斑点虎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ifraga punctata L.

原形态斑点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22-33cm。根茎较粗,有多数须根。茎疏被腺柔毛。基生叶数枚莲座状;叶柄长3-10cm,疏被腺柔毛;叶片肾形,长1.6-5.5cm,宽1.9-6.5cm,先端钝尖或急尖,或有短尖头,基部心形,上面被腺柔毛,下面无毛,边缘有锯齿,并具腺睫毛。聚伞花序圆锥状;多花,花梗疏生短柔毛及腺毛,长2-15cm;苞片线状披针形或线状条形,长1-5mm;花萼紫色,5深裂,无毛,花开放时反卷,阔卵形至卵形,长约1.3mm花瓣5,白色或带粉红色,有橘黄色斑点,卵状长椭圆形,基部箭形,有短爪;雄蕊10,稍短于花瓣,花约近圆形,花丝棒状;子房2室,由2心皮构成,下部合生;花柱分离。蒴果,长约3mm,先端具2喙状。种子多数。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300m的红松林下、河边及林缘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

性状根茎圆柱形,多分枝,长约4cm,粗细不一,具多数须根;表面灰褐色至灰黑色,具毛状小鳞叶。叶基生,叶片卷曲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暗灰色,长1-4cm,宽2-6.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并具睫毛,上面有腺柔毛;叶柄长3-10cm,几无毛。花葶长约30cm,疏生柔毛;圆锥花序疏有短柔毛及腺毛,花多数,白色或带粉红色,有的可见果实,2果瓣上部叉开,基部合生。气微,味苦、辛。

性味苦;平

归经入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疔疮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假鹰爪根

    药材名称假鹰爪根拼音Jiǎ Yīnɡ Zhǎo Gēn别名爪芋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s chinensis Lour.[D.cochinchinens

  • 冷水丹叶

    药材名称冷水丹叶拼音Lénɡ Shuǐ Dān Y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蹄香的叶。功能主治治化脓疮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

  • 芭蕉子

    《中药大辞典》:芭蕉子药材名称芭蕉子拼音Bā Ji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功能主治子生食,止

  • 牛耳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大黄药材名称牛耳大黄拼音Niú ěr Dài Huánɡ别名土大黄、牛舌头叶、金不换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牛耳酸模Rumex nepalensis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银边吊兰

    药材名称银边吊兰别名银边兰、金边草来源百合科吊兰属植物银边吊兰Chlorophytum capense var. Variegatum Hort.,以全草入药。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

  • 地柏树

    药材名称地柏树拼音Dì Bǎi Shù别名舒筋草、金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圆枝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L.)Spring[Lycop

  • 水仙根

    《中药大辞典》:水仙根药材名称水仙根拼音Shuǐ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原形

  • 鹅骨梢

    药材名称鹅骨梢别名密花树来源紫金牛科鹅骨梢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Mez,以叶、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中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