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昆明堵喇

昆明堵喇

药材名称昆明堵喇

拼音Kūn Mínɡ Dǔ Lā

别名草乌、黄草乌(《云南中草药选》),大草乌(《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块根。秋、冬采挖,去残茎、须根,置沸水中煮4小时,或用石灰水浸7天,清水漂3天,取出晒干。

原形态草本。块根2枚,长2.5~7厘米。茎绕缠,长达3~4米,疏被反曲的微柔毛或几无毛。叶互生,叶片五角状肾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5~10厘米,宽7~10厘米,3全裂或达近基部,中央裂片宽菱形,先端急尖,2裂,2回裂片具疏小裂片和牙齿,上面疏生短伏毛。花序圆锥形,具3~6花;花序轴和花梗密生反曲的淡黄色微柔毛;花梗长2~4厘米;小苞片狭条形;花长2.8~3.4厘米;萼片5,紫蓝色,外面密生微柔毛,上萼片高盔状;花瓣2;心皮5。蓇葖果内缝线开裂,内具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

炮制取乌头用甘草、黑豆的煎汁及生姜汁浸泡至透心,捞出,蒸12小时后,取出,晒干。

性味苦辛麻,温,剧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治跌打,风湿,手足厥冷:草乌二至三钱,水煎至不麻嘴后服;或泡酒一斤,日服五毫升及外擦患处。(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中华石龙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石龙尾药材名称中华石龙尾别名蛤胆草、华石龙尾、过塘蛇来源玄参科中华石龙尾Limnophila chinensis (Osb.)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

  • 乌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金草药材名称乌金草拼音Wū Jīn Cǎo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乌金草Swertia heterantha Ling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平肝

  • 鹬肉

    《中药大辞典》:鹬肉药材名称鹬肉拼音Yù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鹬科动物红脚鹬或鹬属其他种动物的肉。原形态体长约27厘米。嘴长,端部黑色,上嘴基部褐色,下嘴基部角黄色。虹膜黑

  • 硼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硼砂药材名称硼砂拼音Pénɡ Shā别名月石来源硼砂矿经精制而成的结晶。炮制矿砂挖出后,溶于沸水中,滤去杂质,滤液放冷后析出结晶,取出干燥。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清热,

  • 芦荟

    《中国药典》:芦荟药材名称芦荟拼音Lú Huì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

  • 野茉莉

    药材名称野茉莉别名木香柴、野白果树、山白果来源安息香科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以花、虫瘿内白粉、叶、果入药。生境分部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西至云南、

  • 蟾蜍

    《中药大辞典》:蟾蜍药材名称蟾蜍拼音Chán Chú别名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

  • 巴巴花

    药材名称巴巴花拼音Bā Bā Huā别名土黄花、巴巴叶、土黄芪、磨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圆锥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Mazz.采收

  • 飞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廉药材名称飞廉拼音Fēi Lián别名大蓟、刺盖来源为菊科飞廉属植物飞廉Carduus crispus L.和藏飞廉C. acanthoides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季花

  • 蚺蛇肉

    《中药大辞典》:蚺蛇肉药材名称蚺蛇肉拼音Rán Shé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肉。原形态蟒蛇,又名:蟒、王蛇(《尔雅》),南蛇、埋头蛇(《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