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杉松

杉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松

药材名称杉松

别名松壳络树

来源松科油杉属植物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以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研末。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接骨。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疮痈,漆疮。

用法用量3~5钱,水煎冲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用鲜根皮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杉松

药材名称杉松

拼音Shān Sōnɡ

别名白松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杉松的叶、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

采收和储藏:叶春、夏、秋季可采收,根皮全年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m。树皮幼时淡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线裂;枝条平展;一年生枝淡黄灰色或淡黄褐色,无毛,有光泽;冬芽卵圆形,有树脂。叶线形,长2-4cm,宽1.5-2.5mm,坚硬,直伸或弯镰状,先端急尖或渐尖,不分叉,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生于果枝上的叶上面中上部或近先端通常有2-5条不规则的气孔线。雌雄同株,均着生二年枝上;雄球花圆筒形,着生叶腋,下垂,长约15mm,黄绿色;雌球花长圆筒状,直立,长约35mm,淡绿色,生于枝顶部。球果圆柱形,长6-14cm,径3.5-4cm,近无梗,果鳞肾状扇形,长约1.5cm,宽约3cm;苞鳞短,长不及种鳞的一半,不露出。种子倒或歪三角状,长8-9mm,种翅宽大,淡褐色,较种子为长。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海拔500-1200m的中山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幼时外表面灰褐色或白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裂,内面灰白色。叶条形,长2-4cm,宽1.5-2.5mm。先端突出或渐尖,坚硬,叶内树脂管中生。树皮气微,味微苦。叶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浸泡在60℃左右水中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拼音Xiǎo Qiú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毛葡萄根皮

    药材名称毛葡萄根皮拼音Máo Pú Tɑo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V.pentagona Di

  • 珍珠风子

    《中药大辞典》:珍珠风子药材名称珍珠风子拼音Zhēn Zhū Fēnɡ Zǐ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珍珠风"条。功能主治为儿科伤寒发表药

  • 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零余子药材名称零余子拼音Línɡ Yú Zǐ别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叶腋间之珠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棕叶狗尾草

    药材名称棕叶狗尾草别名涩船草来源禾本科棕叶狗尾草Setaria palmifolia (Koen) Stap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华南、西南。功能主治主治脱肛、子宫下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苔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苔水花药材名称苔水花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苔水花Pilea japonica (Maxi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

  • 梵天花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药材名称梵天花拼音Fàn Tiān Huā别名三角枫、三合枫(《植物名实图考》),藕头婆(《广州植物志》),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民间草药

  • 水仙桃

    药材名称水仙桃拼音Shuǐ Xiān Táo别名锁匙筒(《陆川本草》),田浮草、香须公(《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草龙或草龙的全株。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蓝花扁竹

    《中药大辞典》:蓝花扁竹药材名称蓝花扁竹拼音Lán Huā Biǎn Zhú别名扁竹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鸢尾科植物扁竹兰的根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