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枸骨树皮

枸骨树皮

《中药大辞典》:枸骨树皮

药材名称枸骨树皮

拼音Gǒu Gǔ Shù Pí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树皮

原形态形态详"枸骨叶"条。

化学成分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淀粉。

性味①《纲目》:"微苦,凉,无毒。"

②《本经逢原》:"微苦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浸酒,补腰脚令健。"

②《本草从新》:"补阴,益肝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枸骨树皮

药材名称枸骨树皮

拼音Gǒu Gǔ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Chinese Holly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枸骨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8m。树皮灰白色,平滑。叶硬革质,长椭圆状四方形,长4-8cm,宽2-4cm,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中央刺齿反曲,基部平截,两侧各有1-2个刺齿,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黄绿色,两面无毛。雌雄异株或偶为杂性花,簇生于2年生枝的叶腋;花黄绿色,4数;萼杯状,细小;花瓣向外展开,倒卵形至长圆形,长约2.5mm,宽约1.5mm,基部合生;雄蕊4枚,花丝长约3mm;子房4室,花柱极短。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鲜红色,直径4-8mm;分核4颗,骨质。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木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淀粉。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主肝血不足;肾脚痿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浸酒,补腰脚令健。

2.《本草从新》:补阴,益肝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粉瘤菌

    药材名称粉瘤菌拼音Fěn Liú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gala epidendrum(L.)Fr.[Lycoperdon epidendrum

  • 鳡鱼

    《中药大辞典》:鳡鱼药材名称鳡鱼拼音Gǎn Yú别名黄颊(《山海经》),生母鱼(《岭表录异》),鳏鱼(《太平御览》),黄颊鱼(《纲目》),竹鱼(《脊椎动物分类学》),竿鱼(《鱼类分类学》),

  • 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李药材名称鼠李拼音Shǔ Lǐ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鼠李Rhamnus dahurica Pall.,或乌苏里鼠李R. ussuriensis J. Va

  •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药材名称海月壳拼音Hǎi Yuè Ké别名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壳。性味《本草从新》:&qu

  •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药材名称紫金莲拼音Zǐ Jīn Lián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白

  • 拐棍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棍竹药材名称拐棍竹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来源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性味甘、淡,寒。

  • 马骨节

    药材名称马骨节拼音Mǎ Gǔ Jié别名理肺散、猴背、九子不离母。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密花火筒树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compactiflora Kurz[L.trifoliat

  • 白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药材名称白皮拼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淡,平

  • 李核仁

    《中药大辞典》:李核仁药材名称李核仁拼音Lǐ Hé Rén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出处《吴普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

  • 荷包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荷包牡丹根药材名称荷包牡丹根拼音Hé Bāo Mǔ Dān Gēn别名土当归(《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荷包牡丹的根茎。原形态荷包牡丹(《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