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梧桐根

梧桐根

《中药大辞典》:梧桐根

药材名称梧桐根

拼音Wú Tónɡ Gēn

别名梧桐蔃(《岭南采药录》)。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梧桐科植物梧桐,9~10月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性味①《草木便方》:"甘,"

②《重庆草药》:"味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血脉,通经络。治风湿关节疼痛,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草木便方》:"和血,祛风,除湿,通经脉。治妇人吐血,经水乱,腰膝痹痛。"

②《岭南采药录》:"患花柳毒骨痛,和猪肉煮汤服之。"

③《重庆草药》:"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疼痛:梧桐鲜根一两至一两五钱(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酒水各半同煎一小时,内服,加一个猪脚同煎更好。(《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哮喘:梧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骨折:梧桐根皮、三百棒、震天雷、大血藤,捣敷或水煎服。

④治热淋:梧桐根(去粗皮),捣烂,浸淘米水内,用布绞汁,加白糖服。

⑤治肿毒:梧桐根、水桐根桂花树根皮、薴麻根。皆去粗皮,捣烂外敷,亦可内服,(③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梧桐根

药材名称梧桐根

拼音Wú Tó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Phoenix Tree

别名梧桐蔃。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去泥沙,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梧桐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止血;解毒疗疮。主风湿关节疼痛;吐血;肠风下血;有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疼痛:梧桐鲜根一两至一两五钱(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酒水各半同煎一小时,内服,加一个猪脚同煎更好。(《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哮喘: 梧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骨折: 梧桐根皮、三百棒、震天雷、大血藤,捣敷或水煎服。④治热琳: 梧桐根(去粗皮),捣烂,浸淘米水内,用布绞汁,加白糖服。⑤治肿毒: 梧桐根、水桐根桂花树根皮、苎麻根。皆去粗皮,捣烂外敷,亦可内服。 (③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和血,祛风,除湿,通经脉。治妇人吐血,经水乱,腰膝痹痛。

2.《岭南采药录》:患花柳毒骨痛,和猪肉煮汤服之。

3.《重庆草药》:治肠风下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玳玳花

    《中药大辞典》:玳玳花药材名称玳玳花拼音Dài Dài Huā别名枳壳花(《草花谱》),代代花(《饮片新参》),酸橙花(《药材学》)。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玳玳花的花

  • 退血草

    药材名称退血草别名筷子草、背花草、高坡酸来源报春花科退血草Lysimachia stellarioide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利湿。主治火

  • 小牛肋巴

    药材名称小牛肋巴拼音Xiǎo Niú Lèi Bā别名斗鸡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耳形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stenoptera(Hance)Diels

  • 薅田藨根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根药材名称薅田藨根拼音Hāo Tián Pāo Gēn别名茅莓根(《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根。化学成分根含鞣质4.5%,糖2.3%,

  • 金樱子

    《中国药典》:金樱子药材名称金樱子拼音Jīn Y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

  • 老鸦嘴

    药材名称老鸦嘴别名大青[广东]、大花老鸦嘴、老鸦杓来源爵床科山牵牛属植物大花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 ex Rottl.) Roxb.,以根皮、茎、叶入药。夏秋

  • 虾子草

    药材名称虾子草拼音Xiā Zǐ Cǎo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

  • 粘毛鼠尾草果

    药材名称粘毛鼠尾草果拼音Zhān Máo Shǔ Wěi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粘毛鼠尾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roborowskii Maxim.采收和储藏:秋

  • 葫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葫芦药材名称葫芦拼音Hú Lu别名葫芦壳、抽葫芦、壶芦、蒲芦来源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araria (Molina) Standl.[L. leu

  • 枣核

    《中药大辞典》:枣核药材名称枣核拼音Zǎo Hé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纲目》:"燔之,苦,平,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