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叶小寒药

毛叶小寒药

药材名称毛叶小寒药

拼音Máo Yè Xiǎo Hán Yào

别名躲蛇生、避蛇灵、朱砂灵、躲蛇草、背蛇生、小南木香、岩蚌壳。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川西马兜铃的根及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f.thibetica(Franch.)S.M.Hwang

采收和储藏:冬季挖根,洗净泥土,去须根;夏、秋季采藤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川西马兜铃草质藤本。根圆柱形。幼枝被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4cm,被长柔毛;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4cm,先端钝尖,基部心形,上面幼时具白色短毛。花单生,稀2朵聚生叶腋;花梗长2-7cm,常下弯,近中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5-10mm,下面被短柔毛;花被管中部急弯向上,下部圆柱形,直径3-8mm,弯曲处至檐部较窄,花被管外被白色长柔毛;檐部近盘状,直径2-3cm,边缘3浅裂,裂片平展,近等大,黄绿色,基部具紫色短条纹,喉部黄色;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蕊柱基部;子房圆柱形,被长绒毛;合蕊柱顶端3裂,裂片向下延伸,具疣状突起。蒴果长圆柱形,长3-7cm,具6棱。种子倒卵形,背面微凸,腹面微凹。花期4-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根茎和根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及挥发油。马兜铃总酸性成分含量为0.31%。

性味苦;微辛;微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止血;清热消食。主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痛;痢疾;鼻衄;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研末,1-1.5g,开水送,每日2-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木通

    《中药大辞典》: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原形态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

  • 倒钩刺

    《中药大辞典》:倒钩刺药材名称倒钩刺拼音Dǎo Gōu Cì别名小乌泡、小倒钩刺、刺黄连、刺茶、散血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悬钩子的全株。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小灌木,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千里马

    药材名称千里马拼音Qiān Lǐ Mǎ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滇川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inetii Boivin[T.deciternatum Boivin

  • 雕爪

    药材名称雕爪拼音Diāo Zhǎo别名鹰爪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spp.

  • 紫背草

    药材名称紫背草拼音Zǐ Bèi Cǎo别名紫背鹿含草、紫背天葵、紫背鹿衔草、反背红、草本及背红、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出处紫背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紫背天葵草,云:"紫背天葵草,俗呼紫背鹿

  • 驴打滚儿草

    药材名称驴打滚儿草拼音Lǘ Dá Gǔn ér Cǎo别名还阳参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屠还阳参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

  • 鹰眼睛

    《中药大辞典》:鹰眼睛药材名称鹰眼睛拼音Yīnɡ Yǎn Jinɡ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眼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本草汇》:"明眼目,退翳障

  • 蒙自水芹

    药材名称蒙自水芹拼音Ménɡ Zì Shuǐ Qín别名水芹菜、溪边水芹、溪岸水芹、野水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蒙自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riuularis Dunn采

  • 山苏子根

    药材名称山苏子根拼音Shān Sū Zǐ Gēn别名丁黄草、大丁草、苏木账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叶糙苏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aximowiczii Regel[P.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