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棘针

水棘针

药材名称水棘针

拼音Shuǐ Jí Zhēn

别名山油子、土荆芥、细叶山紫苏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水棘针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thystea caerule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水棘针,一年生草本,高0.3-1m。呈金字塔形分枝。茎呈四棱,紫色或紫灰色,被疏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7-2cm,紫色或紫绿色,具狭翅;叶片纸质或近膜质,三角形或近卵形,3深裂,裂片披针形,边缘具粗齿;叶片上面绿色,微被柔毛,下面色淡,无毛,中肋隆起。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所组成;苞叶与茎叶同形,较小;小苞片线形;花萼钟形,外面被乳头状突起及腺毛,内面无毛,具10脉,其中脉隆起,萼齿5,三角形,渐尖,边缘具缘毛,果时花萼增大;花冠蓝色或紫蓝色,冠筒藏于花萼内或略长出花萼,外面无毛,冠檐二唇形,外面 被腺毛,上唇2裂,长圆状卵形或卵形,下唇略大,3裂,中裂片近圆形;雄蕊4,前对能育;后对为退化雄蕊,着生于下唇基部,花芽时内卷,花时向后伸长,花丝细弱,无毛,花药2室,纵裂,成熟后贯通为1室;花柱细弱,先端不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具相等浅裂片。小坚果呈倒卵状三棱形,背面具网纹,腹面具棱。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旷野、沙地河不滩、路边及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及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6-羟基本犀草素(6-hydroxy luteolin),8-羟基木犀草素(8-hydroxy luteolin)及木犀草素(luteolin)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宣肺平喘。主感冒;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药

    药材名称青药拼音Qīnɡ Yào别名水白菊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药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50厘米,上部被密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

  • 岩参

    药材名称岩参拼音Yán Shēn别名岩生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岩参的藤茎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pubicatulumC.DC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鲜用,茎去粗皮,切片,晒干。原形态

  • 马尾千金草

    《中药大辞典》:马尾千金草药材名称马尾千金草拼音Mǎ Wěi Qiān Jīn Cǎo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滇南美登木

    药材名称滇南美登木拼音Diān Nán Měi Dēnɡ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滇南美登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austroyunnanensis S.J.Pei et

  • 肋柱花

    药材名称肋柱花拼音Lèi Zhù Huā出处始载于《内蒙古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辐状肋柱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 牛戳口

    药材名称牛戳口拼音Niú Chuō Kǒu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maackii Maxim. [C. japonicum DC

  • 琉璃草根

    《中药大辞典》:琉璃草根药材名称琉璃草根拼音Liú Lí Cǎo Gēn别名倒提壶、大赖毛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春、秋挖根,晒干。原形态多年

  • 野菊

    《中药大辞典》:野菊药材名称野菊拼音Yě Jú别名苦薏(陶弘景),野山菊(《植物名实图考》),路边菊(《岭南采药录》),黄菊仔(《中国药植志》),野黄菊(《江苏植药志》),鬼仔菊(《广西中药

  • 沙拐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拐枣药材名称沙拐枣拼音Shā Guǎi Zǎo别名头发草来源藜科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以根及带果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

  • 羊屎木

    《中药大辞典》:羊屎木药材名称羊屎木拼音Yánɡ Shǐ Mù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牛矢果的叶及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无毛。叶对生;矩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