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浙桐皮

浙桐皮

药材名称浙桐皮

拼音Zhè Tónɡ Pí

英文名Ailanthus-like Pricklyash Bark

别名椿椒、鼓钉树、海桐皮

来源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的树皮。夏季剥取树皮,将钉刺向内折,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3~10m,树干和枝有钉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23,厚纸质,对生,矩圆形至长椭圆形,长7~13cm,宽2~4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稍不对称,边缘有浅钝锯齿,上面齿缝间有1透明腺点,下面苍绿色,有稀疏腺点。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单性,淡绿色,5数;雄花雄蕊药隔顶端有1腺点,退化心皮短小。骨突果红色,顶端有短喙。种子棕黑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密林或路旁湿地。产于浙江。

性状树皮薄板状或卷曲,厚1.5~3mm。外表面黑灰色或淡黑灰色,并有灰白色斑纹,多皱缩纵条纹及纵向凹纹,有乳头状钉刺;内表面黄棕色,有细密纵纹。质硬脆,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性平,味苦。

化学成分树皮含衡州乌药碱(laurifoline)、茵芋碱(skimmianine)及木兰碱(magnoflorine)。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用于腰膝疼痛、顽痹、疥癣。

复方同属植物朵椒Z.molle Rehd.的树皮同作浙桐皮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杜仲藤叶

    药材名称杜仲藤叶拼音Dù Zhònɡ Ténɡ Yè别名藤杜仲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和毛杜仲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araharium micranthum(A.DC.)Pier

  • 蚌壳草

    药材名称蚌壳草拼音Bànɡ Ké Cǎo别名咳嗽草、大铁树把、半灌木千斤拔来源豆科蚌壳草Moghania fruticulosa (Wall. ex Call.) Wang et

  • 金雀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雀花药材名称金雀花拼音Jīn Què Huā别名生血草[云南]、一颗血来源豆科金雀花属植物金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 Buch.-Ham.,以全草入药

  • 白蔹子

    《中药大辞典》:白蔹子药材名称白蔹子拼音Bái Liǎn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

  • 囊距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囊距翠雀药材名称囊距翠雀拼音Nánɡ Jù Cuì Què别名囊距飞燕草来源毛茛科囊距翠雀Delphinium brunnonianum R

  • 药材名称鸭拼音Yā别名绿头鸭、大鸭鸭、水鸭、大麻鸭来源雁行目鸭科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 L.,以鸭掌、嘴壳、肉、毛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毛:解毒,退火。治烫、火伤:水鸭毛烧焦

  • 九莲灯

    药材名称九莲灯拼音Jiǔ Lián Dēnɡ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

  • 血榧

    《中药大辞典》:血榧药材名称血榧拼音Xuè Fěi别名臭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原形态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常绿乔木,

  • 八角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莲药材名称八角莲拼音Bā Jiǎo Lián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来源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Dysosma

  • 番石榴干

    《中药大辞典》:番石榴干药材名称番石榴干拼音Fān Shí Liu Gā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夏、秋采收,晒干。产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番石榴(《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