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湖北地黄

湖北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北地黄

药材名称湖北地黄

别名地黄[湖北鹤峰]、岩白菜

来源玄参湖北地黄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以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湖北、四川。

功能主治补血,止血,强壮。

鲜根液汁可用于创伤止血。

根内服对吐血,鼻衄,子宫出血等有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湖北地黄

药材名称湖北地黄

拼音Hú Běi Dì Huánɡ

英文名Henry Rehmannia

别名地黄岩白菜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湖北地黄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湖北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多细胞长柔毛及腺毛。根略增粗。茎单一或多条。叶多基生,莲座状;叶柄长1-6cm;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3-18cm,羽状浅裂,裂片有尖齿;茎生叶很小,浅裂至齿状缺刻。总状花序顶生,花少;苞片叶状,向上渐小;花梗长约5cm,筒长为1/2余,萼齿5,狭披针形,先端钝,全缘或有齿,后面1枚较长;花冠淡黄色,有红色斑点,花冠筒长4-5cm,背腹略扁,稍弓曲,外面被腺毛,内仅腹部两皱褶处及花丝着生处有毛,上唇长1cm,2裂,向外反卷,下唇长约1.5cm,3裂,两面疏被毛;雄蕊4,内蒙。蒴果阔,几乎包藏于宿存的萼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地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

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生津。主发热品干;血热衄;尿血;崩漏;斑疹;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有补血、止血、强壮的功能。鲜根液汁可用于创伤止血。内服用于吐血、鼻衄。子宫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叶胆

    《中国药典》:青叶胆药材名称青叶胆拼音Qīnɡ Yè Dǎn英文名HERBA SWERTIAE MILEENSIS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 细叶七星剑

    药材名称细叶七星剑拼音Xì Yè Qī Xīnɡ Jiàn别名野香薷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花石荠宁Mosla cavaleriei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 鳣鱼肝

    《中药大辞典》:鳣鱼肝药材名称鳣鱼肝拼音Zhān Yú Gā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鳣鱼"条。性味无毒。功能主治主恶疮疥癣。注意勿以盐

  • 三白草根

    《中药大辞典》:三白草根药材名称三白草根拼音Sān Bái Cǎo Gēn别名三白根(《补缺肘后方》),塘边藕(《王草药性备要》),地藕(《眼科要览》),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过塘

  • 大头艾纳香

    药材名称大头艾纳香别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管牙、东风草来源菊科大头艾纳香Blumea megacephala (Rand.) Chang et Tseng[B. pubigera (L.) Merr

  • 百足藤

    药材名称百足藤拼音Bǎi Zú Ténɡ英文名Creeping Pothos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

  • 野黄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黄麻药材名称野黄麻拼音Yě Huánɡ Má别名甜麻、针筒草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假黄麻Corchorus acutangulus Lam.,以全草入药。性味苦

  • 火炭母草

    《中药大辞典》:火炭母草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拼音Huǒ Tàn Mǔ Cǎo别名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运药(《分类草药性》),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

  • 桃儿七果

    药材名称桃儿七果拼音Táo ér Qī Guǒ别名墨地、八月瓜、鸡嗉台果。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

  • 岩酸

    药材名称岩酸拼音Yán Suān别名独牛、酸杆杆、一面锣、岩丸子,石鼓子,一口血。出处本品原名独羊,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七卷石草类,云:“独牛生云南山石间。初生一叶,似秋海棠叶而光滑无锯齿,淡绿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