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猪毛草

猪毛草

药材名称猪毛草

拼音Zhū Máo Cǎo

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叶柄丛生,细瘦有棱,长3~6厘米,稻秆色至褐棕色。叶二型,不生孢子的叶柄较短,叶广三角形,长7~15厘米,宽6~9厘米,2回羽状分裂,顶片由小羽片3枚组成,侧羽片2~3对,基部羽片有短柄,2~3回分叉,中部羽片1回分叉或不分叉,上部羽片常不分叉,裂片线形,长4~6厘米,宽1~2毫米,边缘除先端有锐锯齿外,均全缘,纸质,光滑无毛,叶轴赤色;着生孢子囊的叶柄较长,亦2回羽状分裂。孢子囊群看生于叶缘,连续不中断,但不及裂片之先端。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石隙中。分布贵州、四川、广西、湖北、陕西及甘肃南部。

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散毒。治犬咬伤、汤火伤、刀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忌内服。

复方①治狂犬咬伤:割鸡尾草根茎,加酒捶绒外包;另用善鸡尾草、化稿树皮、杨梅树皮,干者各二钱。煎水日洗三次。

②治汤火烫伤:善鸡尾叶,焙干为末,茶抽调,以鸭毛蘸涂患处。

③治刀伤:善鸡尾嫩叶、酸迷迷、糯米菜,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背叶药材名称红背叶拼音Hónɡ Bèi Yè别名红帽顶树、红背娘来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

  • 青头菌

    药材名称青头菌拼音Qīnɡ Tóu Jūn别名青面子菌、青面子、黤面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绿红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Virescens (Schaeff.) Fr.[A

  • 细叶大戟

    《中药大辞典》:细叶大戟药材名称细叶大戟拼音Xì Yè Dà Jǐ别名打碗科、猫眼草(《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的全草。6~8月采收

  • 鮸鱼

    药材名称鮸鱼拼音Miǎn Yú别名敏鱼、鳘来源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Miichthys mi-iuy (Basil.),以鱼鳔入药。生境分部山东。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养血止血,补肾固精。用法

  • 豪猪毛刺

    《中药大辞典》:豪猪毛刺药材名称豪猪毛刺拼音Háo Zhū Máo Cì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毛刺。功能主治《陆川本草》:"行气,止心气痛。&q

  • 合掌草

    药材名称合掌草拼音Hé Zhǎnɡ Cǎo别名合叶(《红河中草药》),午时合、对时接骨草(《贵州药植目录》)。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侧生花远志的全草。夏、秋采。洗净,晒干。原形态

  • 虎头兰

    药材名称虎头兰拼音Hǔ Tóu Lán别名树茭瓜、树蕉瓜、折鹤兰、野芭蕉、牛屎别草、大甩头、黄壳鱼子兰出处虎头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虎头兰硕大,多红丝,心尤斑烂,有色无香,能耐霜雪。”并附图。

  •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药材名称土牡蛎拼音Tǔ Mǔ Lì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的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

  • 瓶尔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瓶尔小草药材名称瓶尔小草拼音Pínɡ ěr Xiǎo Cǎo别名一支箭、一支枪、独叶一支箭、单枪一支箭、一矛一盾、矛盾草、蛇须草来源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

  • 胡荽

    《中药大辞典》:胡荽药材名称胡荽拼音Hú Suī别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