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瑞香叶

瑞香叶

《中药大辞典》:瑞香叶

药材名称瑞香叶

拼音Ruì Xiānɡ Yè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瑞香科植物瑞香叶片

功能主治治疮疡,痛风。

①《岭南采药录》:"治疮疡,捣烂敷之。"

②《现代实用中药》:"鲜叶或干叶,研成粉末,敷疮疡,消肿止痛。内服,治疮疡及慢性皮肤病,并治痛风。"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2钱。

复方①治面部各种疔症:鲜瑞香叶,洗净,蜂蜜少许,共和捣烂敷患处,日换一、二次。(《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风湿病:瑞香茎叶,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胎动流血,产后血晕:瑞香茎叶四钱,虎耳草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瑞香叶

药材名称瑞香叶

拼音Ruì Xiā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Winter Daphne, Leaf of Frangrant Daphne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phne odor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瑞香常绿灌木,高约2m。枝细长,淡褐色,光滑无毛。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长5-8cm,宽1.5-2cm,全缘,先端钝或短尖,基部近楔形,上面深绿,下面淡绿,均平滑无毛。花富有香气,白色或淡红色,无毛,长约1.2cm,成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苞片6-10,披针形,宿存;萼筒外部具柔毛,4裂,长约8mm;无花冠;雄蕊8;雌蕊1,子房光滑。果实为浆果状,圆球形,红色。花期3-5月。

生境分部原产我国,现多栽培于庭园。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疮疡;乳痈;痛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复方治疗面部疮疔:鲜瑞香叶,洗净,蜂蜜少许,共和捣烂敷患处,日一、二次,(闽南民间草药);治风湿病:瑞香茎叶,煎水洗(湖南药物志)治胎动流血:瑞香叶四钱,虎耳草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治疮疡,捣烂敷之。

2.《现代实用中药》:鲜叶或干叶,研成粉末,敷疮疡,消肿止痛。内服,治疮疡及慢性皮肤病,并治痛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良旺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旺茶药材名称良旺茶拼音Liánɡ Wànɡ Chá别名白鸡骨头树、金刚树、粱王茶来源五加科假参属植物良旺茶Nothopanax delavayi (

  • 白粱米

    《中药大辞典》:白粱米药材名称白粱米拼音Bái Liánɡ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白粱的种仁。原形态粱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性味《别录

  • 金丝李

    药材名称金丝李拼音Jīn Sī Lǐ别名碎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李的枝叶、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 paucinervis Chun et Ho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牡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牡蒿药材名称牡蒿拼音Mǔ Hāo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性

  • 水黄杨木

    《中药大辞典》:水黄杨木药材名称水黄杨木拼音Shuǐ Huánɡ Yánɡ Mù别名乌棒子(《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全年可采。原

  • 水兰叶

    药材名称水兰叶拼音Shuǐ Lá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齿萼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icentra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

  • 多茎野豌豆

    药材名称多茎野豌豆拼音Duō Jīnɡ Yě Wān Dòu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茎野豌豆的全草。夏秋采割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极粗。

  • 岭南杜鹃

    药材名称岭南杜鹃拼音Lǐnɡ Nán Dù Juān别名紫花杜鹃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异叶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以叶入药。夏季采叶,鲜用或阴干用

  • 秤杆升麻

    药材名称秤杆升麻拼音Chènɡ Gǎn Shēnɡ Má别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点菜、土升麻(《贵州民间药物》),猫儿翻甑、搬倒甑(《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

  • 牛蹄甲

    《中药大辞典》:牛蹄甲药材名称牛蹄甲拼音Niú Tí Jiǎ出处《纲目》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甲。功能主治《纲目》:"烧灰服,治牛痫;和油涂臁疮;研末贴脐,止小儿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