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田葱

田葱

《中药大辞典》:田葱

药材名称田葱

拼音Tián Cōnɡ

别名中葱(《生草药性备要》)。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田葱科植物田葱全草

原形态直立草本。根纤维状。茎单干,少分枝,高30~60厘米,多少被绵毛,尤以近花序为甚。叶嵌叠于茎的基部,剑状,长30厘米以上,上部的逐渐缩小而变成披针形、具鞘的苞片,但全部长于花被。穗状花序顶生,长30~60厘米,被绵毛;花无柄,单生,很少有2朵聚生于一苞者;花被黄色,分裂至基部为2枚花瓣状裂片,长和宽约1.2厘米,被毛;雄蕊l,着生于背轴的花枝裂片的基部,花丝扁平,花药2室,室旋卷;退化雄蕊2,小,花瓣状;子房上位,1室,花柱单生。蒴果长椭圆形,长约1.2厘米,花被宿存,室裂为3个果瓣。种子多数。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水田中。分布台湾、广东等地。

功能主治《生草药性备要》:"洗烂脚,搽癣。同铁锡粉炒,治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田葱

药材名称田葱

拼音Tián Cōnɡ

英文名Herb of Wolly Philydrum

别名中葱、剪刀铰、水铰剪、扇合草、水芦荟水葱、白根子草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田葱科植物田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ydrum lanuginosum Bank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田葱,多年生草本,茎高30-140cm。基生2列,剑形,长30-60cm,宽2-3cm,先端渐尖;茎生叶条状披针形,长5-16cm,宽6-10mm;海绵质。穗状花序顶生,长30-60cm,密被白色绵毛;花无梗,单或很少2朵聚生于每一苞片内;苞片卵形,长1.5-2cm,宽7-10mm,先端尾状渐尖;花被片黄色,外轮2片近卵形,长8-10mm,宽5-7mm,内轮2片较小,长约5mm,宽1.5-2mm;雄蕊1,花药2室,旋卷;子房上位,密被白色绵毛。蒴果长圆形,长8-10mm,被绵毛。种子多数,狭卵形,长约0.8mm,种皮上有螺旋状花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地塘、水田或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忌干旱。宜选择水田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法。秋、冬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贮藏待播。春季,将耙过的水田放干水,按行距30cm条播。 田间管理 播后保持田土湿润,出苗后适当间苗,保持浅水灌溉;生长期中耕除草2-3次,追肥1-2次。

化学成分田葱全草含丁香亭3-O-β-D-吡喃半乳糖甙(syringerin 3-O-β-D-galactopyranoside),山柰酚3-O-二糖甙(kaempferol3-O-bioside),异鼠李素3-O-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glucoside),异鼠李素3-O-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槲皮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3-O-半乳糖甙(quercetin3-O-galactoside),槲皮素3-O-芸香糖甙(quercetin3-O-rutinoside),丁香亭3-O-二糖甙(syringetin3-O-bioside)。

性味微咸;平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解毒。主水肿;热痹;疮疡肿毒;疥癣;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生草药性备要》:洗烂脚,搽癣。同铁锡粉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独蕨箕

    《中药大辞典》:独蕨箕药材名称独蕨箕拼音Dú Jué Jī别名蕨箕参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的根。冬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6厘米。须根多数,肉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东当归

    药材名称东当归拼音Dōnɡ Dānɡ Guī别名当归、延边当早归、朝鲜当归、大和当归、日本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acutiloba(Sieb.

  • 仙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百草药材名称仙百草来源菊科仙百草Aster tubinatus S. Moore var. chekiangensis C. Ling, mss.,以根入药。原形态本变种与正种区

  • 午香草

    《中药大辞典》:午香草药材名称午香草拼音Wǔ Xiānɡ Cǎo别名香附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绵毛。单叶互生,带状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窄叶大戟

    《全国中草药汇编》:窄叶大戟药材名称窄叶大戟拼音Zhǎi Yè Dà Jǐ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窄叶大戟Euphorbia kaleniozenkii Czerniaev,以全草入药

  • 虱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虱草花药材名称虱草花拼音Shī Cǎo Huā来源菊科虱草花Pulicaria insignis Drum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凉。功能主治镇咳舒肝,清血热,透骨

  • 狗牙根

    药材名称狗牙根拼音Gǒu Yá Gēn别名铁线草、绊根草、堑头草、马挽手、行仪芝、牛马根、马根子草、铺地草、铜丝金、铁丝草、鸡肠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滇南本草》,原名“铁线单”,云:“生田边旷野,软枝

  • 蜡瓣花

    药材名称蜡瓣花拼音Là Bàn Huā别名连核梅、连合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