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饭豆

白饭豆

药材名称白饭豆

拼音Bái Fàn Dòu

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豆、粉豆(《陆川本草》)。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菜豆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缠绕高大草本。茎被短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小托叶矩形或线形。三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以至菱卵形,两侧小叶倾斜,顶端渐尖以至长渐尖,有细尖头,基部阔楔形、圆形或截形,两面沿脉处有毛,长4.5~16厘米,阔2.5~11厘米。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苞片卵形,有隆起的脉,小苞片卵形,较萼稍长,有几条隆起的脉;花白色、黄色、紫堇色、红色,长1.5~2厘米;花冠蝶形,翼瓣在上边有截形的耳,在下边有不发达的耳;雄蕊2体,子房无柄,被白色硬毛,花柱卷曲,被毛,柱头顶生,倾斜。荚果带形,膨胀,无毛,顶端有钻状长喙,种子4~5枚,矩形,红棕色或白色,光亮。花期6~7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栽培植物。分布河北、湖北、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糖蛋白,其糖分为甘露糖、葡萄糖胺、阿拉伯糖、木糖及岩藻糖,其蛋白部分含胱氨酸(或半胱氨酸)极少,但含较大量的芳香族氨基酸。又含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此物几乎完全不含糖,但与淡粉红一蓝色的色素牢固地结合;含胱氨酸几近15%,但含缬氨酸与芳香族氨酸很少。又含血球凝集素,对人类红细胞有很强活性。未发芽种子的子叶和轴部分含豆甾醇、谷甾醇和少量菜油甾醇

种皮含无色蹄纹天竺素、无色矢车菊素、五色飞燕草素、山柰酚、槲皮素、杨梅树皮素、蹄纹天竺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矮牵牛素、锦葵花素等的3-葡萄糖甙;山柰酚木糖葡萄糖甙;蹄纹天竺紊、矢车菊紊、飞燕草素等的3,5-二葡萄糖甙。根含6-氨基嘌呤衍生物和鸟嘌呤衍生物。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滋养,解热,利尿,消肿。治水肿,脚气病。

复方治水肿:白饭豆四两,蒜米五钱,白糖一两。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陆川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肿柄菊叶

    药材名称肿柄菊叶拼音Zhǒnɡ Bǐnɡ J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采收和储藏:春、

  • 戟叶瓦韦

    药材名称戟叶瓦韦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戟叶瓦韦Lepisorus waltonii (Ching) Ching,以孢子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泄肺热。主治肾炎水肿,泌尿道感染

  • 细柱五加

    药材名称细柱五加拼音Xì Zhù Wǔ Jiā英文名Slenderstyle Acanthopanax Root-bark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来源为五加科植

  • 鹧鸪

    《中药大辞典》:鹧鸪药材名称鹧鸪拼音Zhè Gū别名越雉(《禽经》),越鸟(《医林纂要》)。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肉或全体。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短,雄者黑色;雌者上嘴角色,下

  • 化香树果

    《中药大辞典》:化香树果药材名称化香树果拼音Huà Xiānɡ Shù Guǒ别名化香树球(《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的果序。性味辛,温。①江西《

  • 黄龙须

    药材名称黄龙须拼音Huánɡ Lónɡ Xū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 麒麟尾

    《中药大辞典》:麒麟尾药材名称麒麟尾拼音Qí Lín Wěi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

  • 三七

    《中国药典》:三七药材名称三七拼音Sān Qī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

  • 牛髓

    《中药大辞典》:牛髓药材名称牛髓拼音Niú Suǐ出处《本经》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性味《别录》:"甘,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 天香炉

    《中药大辞典》:天香炉药材名称天香炉拼音Tiān Xiānɡ Lú别名大香炉(《生草药性备要》),天吊香(《岭南采药录》),仰天盅(《陆川本草》),细金香炉、小金钟(《南宁市药物志》),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