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益母草花

益母草花

《中药大辞典》:益母草花

药材名称益母草花

拼音Yì Mǔ Cǎo Huā

出处《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母草,夏季花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益母草"条。

生境分部主产江苏、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的花朵,其花萼及雌蕊都已脱落,长约1.3厘米,淡紫色至淡棕色,花冠自顶端向下渐次变细;基部联合成管,上部2唇形,上唇长圆形,全缘,背部密具细长白毛,也有缘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倒心脏形,背部具短绒毛,花冠管口处有毛环生;雄蕊4,2强,着生在花冠筒内,与残存的花柱,常伸出于冠筒之外。气弱,味微甜。以干燥、无叶及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纲目》:"味微苦甘。"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

②《江苏植药志》:"民间用作妇女补血剂。通常于冬季和以红糖及乌枣,饭锅内蒸,逐日服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益母草花

药材名称益母草花

拼音Yì Mǔ Cǎo Huā

英文名Motherwort Flower

别名茺蔚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细叶益母草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L. sibiric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药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毛。叶对生;叶形多种;叶柄长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叶具长柄,叶片略呈圆形,直径4-8cm,5-9浅裂,裂片具2-3钝齿,基部心形;茎中部叶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针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两侧裂片再1-2裂,最终片宽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或近全缘;最上部叶不分裂,,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针刺状,无花梗;花萼钟形,外面贴生微柔毛,先端5齿裂,具刺尖,下方2齿比上方2齿长,宿存;花冠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长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与下唇几等长,上唇长圆形,全缘,边缘具纤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倒心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药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先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2-2.5mm,直径约1.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株高达80cm。茎直立,四棱形,有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0.5-5cm;茎最下部的叶早落,中部的叶卵形,掌状3全裂,长约5cm,宽约4cm,裂片长圆状鞭形,再羽状分裂成3裂的线状小裂片,宽度通常1-3mm;最上部叶明显3裂,小裂片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疏伞花序腋生,多花;无花梗;小苞片针刺状,比萼筒短,被糙伏毛,花萼钟形,外面被柔毛,先端5齿裂,具尖刺,上方3齿比下方2齿短,宿存。花冠唇形,淡红以或紫红色,长15-20mm,外面密被长柔毛,上唇比下唇长1/4左右,由唇长圆形,全缘,下唇3裂,中央裂片卵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花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上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约2.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的花朵,花萼及雌蕊大多已脱落,长约1.3cm,淡紫色至淡棕色,花冠自先羰向下渐次变细;基部联合成管,上部2唇形,上唇长圆形,全缘,背部密具细长白毛,也有缘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倒脏形,背产具短绒毛,花冠管口处有毛环生;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筒内,与残存的花柱,常伸出于冠筒之外。气弱,味微甜。

以干燥、无叶及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利水。主贫血;疮疡肿毒;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恶露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1.《纲目》: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

2.《江苏植药志》:民间用作妇女补血剂。通常于冬季和以红糖及乌枣,饭锅内蒸,逐日服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花叶秋海棠拼音Huā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花酸苔来源秋海棠科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黄泡子

    药材名称黄泡子拼音Huánɡ Pào Zǐ别名黄泡叶、牛尾泡来源蔷薇科黄泡子Rubus ichangensis Hemsl. et O. Ktunze,以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珠芽半支

    药材名称珠芽半支拼音Zhū Yá Bàn 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

  • 华千金藤

    药材名称华千金藤拼音Huá Qiān Jī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金不换[广西、广东]、山乌龟[广东]、石蟾薯[广西]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华千金藤Stephania sini

  • 仙半夏

    药材名称仙半夏拼音Xiān Bàn Xià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

  • 黄芫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芫花药材名称黄芫花别名北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来源瑞香科荛花属植物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 滇缅古柯

    药材名称滇缅古柯别名东方古柯、古柯、细叶接骨丹来源古柯科滇缅古柯Erythroxylum kunthianum (Wall.) Kurz,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南部。性味涩、微苦,温。功能主治为兴奋剂

  • 侧子

    《中药大辞典》:侧子药材名称侧子拼音Cè Zǐ别名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性味辛,热,有毒。①《吴普本草》:

  • 枇杷

    《中药大辞典》:枇杷药材名称枇杷拼音Pí Pá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

  • 铁树花

    药材名称铁树花拼音Tiě Shù Huā出处《药性考》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铁树叶"条。功能主治①《药性考》:"治痰火。"②《